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蠻不錯的。第一首“本逐徵鴻去,還隨落葉來”,雖然不如薛道衡的“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巧妙,但也是相當不錯的兩句。“菊花應未滿,請待詩人開”,似乎也不弱於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看了這兩首詩後,覺得岑參那首:“強欲登高處,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也和這首有幾分相似。憑心而論,許敬宗的這首詩,雖然算不上絕佳,也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我覺得之所以歷代選本中都不選,主要還是因為許敬宗有奸臣之名,而將之摒棄了。

笑裡藏刀的“李貓”之名句(1)

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迴雪①影,好取洛川歸。

懶整鴛鴦被,羞褰②玳瑁床。春風別有意,密處也尋香。

《堂堂詞二首(一作題美人)》

這兩首五絕是李義府所作,和許敬宗的詩在同一卷。因為支援武則天當皇后的“哼哈二將”正是李義府和許敬宗,具體來說,率先打響廢王皇后擁立武后“第一槍”的是人家李義府。許敬宗看到李義府這樣做不但沒有風險,反而官運亨通,於是才赤膊上陣。所以全唐詩的編者就理所當然地將他哥倆(不對,是爺倆,許敬宗要比李義府大二十多歲)放在一塊了。說來李義府的詩似乎比許敬宗寫得更好,上一篇江湖夜雨將許敬宗的詩評為中等偏上,但本篇中李義府的詩似乎已經達到一流的境界。

“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寫得極佳,鏤月作扇(唐代當屬宮扇,圓形似月),裁雲作衣,正是天仙氣質,更毋需道些什麼“柳眉杏眼”之類的庸俗詞調,太白那句“雲想衣裳花想容”,與此類似,但憑心而論,從藝術性上來講也沒有強過李義府這兩句。由此,李義府給我們留下一個成語“裁雲鏤月”。唐朝有個叫張懷慶的人,當個棗強尉這樣的芝麻小官,卻“好偷名士文章”。他讀了李義府這一首詩後覺得不錯,就每句添兩個字,改裝成一首七絕充作自己的作品:“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雲作舞衣。照鏡自憐迴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被當時的人傳為經典笑話,由此可見李義府這首詩還是流傳很廣的。第二篇寫得有些香豔,似乎是在寫一個唐代美眉回味昨夜的銷魂滋味。她懶洋洋地整理鴛被,撩起玳瑁裝飾的大床的帳幕,可能是又想起昨天雲雨時的情景,於是臉上又泛起紅潮。春風也像個輕佻的男人一樣吹進屋來,彷彿在尋香竊玉。雖然這詩寫的有些“兒童不宜”,但藝術上還是挺成功的。說來李義府也是有才氣的。

當然,李義府相貌長得雖然很漂亮,但在歷史上名聲很不好,和許敬宗一樣都歸入了奸臣之列。《舊唐書·李義府傳》說:“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要權,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意思是說,李義府表面上對誰都笑嘻嘻,但心地陰狠,稍有得罪他的地方,他就狠下刀子,暗中加害,是那種“當面說好話,背後下毒手”的人。李義府因此又給我們留下一個成語——“笑裡藏刀”。

不過李義府雖然有“李貓”之稱,但說來也奇怪,他對皇帝卻挺橫的。當年他初次見唐太宗時,太宗讓他以“烏”為題作首詩,李義府牛叉得很,說道:“日裡揚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多少樹,不借一枝棲。”好在唐太宗比較大度說:“我當全林借汝,豈獨一枝耶?“--將把全部樹枝借給你,豈止一枝,還封他為御史(此即《龍文鞭影》中“義府題烏”一典)。但這樣的事情也就是碰上太宗這樣寬宏的皇帝罷了。後來孟浩然也玩這一手,自鳴清高,說什麼“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唐玄宗一聽就火了,乾脆讓老孟一邊歇著去了。還有一次是見唐高宗時,唐高宗說:“聽說你兒子、女婿等都挺不規矩的,是說多方迴護才沒有治他們的罪,你要好好教訓一下他們。”按說李義府趕快領情謝恩就得了唄,但李義府居然“勃然變色,腮頸俱起”,質問高宗:“誰告訴你的?”高宗說:“你不要問是誰說的,只看確實有沒有這樣的事。”李義府居然拒不鬆口認錯,反而大模大樣地走開了。高宗好脾氣,也沒有拿他怎麼樣。後來李義府越來越不像話,高宗才終於將他流放延州,李義府後來死於該處。

李義府似乎也沒有做過什麼特大的壞事,比較著名的是這樣一件事:有個女人叫淳于氏,當因犯奸而獲罪被關在大牢裡。李義府便利用職權將她撈了出來,並給她弄了一處大宅院,養起來成為他的外宅。但江湖夜雨覺得此事也並非是極大的過惡,淳于氏犯的只是通姦罪,依現代法律觀點看,罪名根本不成立,而且李義府雖說是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