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想把政事都交給李林甫處理好了,怎麼樣?”高力士遠比玄宗清醒得多,說:“天子到地方四處巡視,是古制,而且君王的大權不可以給別人(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如果權力都給了李林甫,他的羽翼威勢一成,誰還能再動他!”高力士這句話說得很在理,但心思全在豐肌玉膚的楊玉環身上的李隆基,卻怒容滿面。高力士一看,玄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於是又自稱:“臣狂疾,發妄言,罪當死。”可見,安史之亂的責任,全在玄宗身上,什麼楊貴妃紅顏禍水,什麼高力士奸邪亂國,都是替罪羊而已。

當然,高力士在玄宗一朝權勢極大,對於朝中大臣們送來的奏章,如果是小事,高力士就有權自行處理。玄宗誇獎他說:“力士當上,我寢則穩”--有高力士值班,我就能睡塌實了。所以,當時巴結高公公的人相當多,諸王、公主都稱高力士為阿翁。據說高力士信佛,在寶壽寺鑄了一口大鐘,像現在某要人辦的酒店要開業時一樣,朝中大臣紛紛前去祝賀。當時擊一下鍾,就要交十萬錢,名義上是佈施齋佛,但實際卻成了高力士的收入。朝中大臣爭先恐後,誰也不敢吝嗇,少的也要敲十多下,多的甚至二十多下。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子一朝太監。馬嵬之變,實際上就是太子李亨導演的一出奪權大戲。自此,唐玄宗不但失去了如花似玉的楊貴妃,也失去了做為唐朝天子的大權。玄宗不得不讓李亨在靈武繼位,自己稱太上皇。然而,在唐肅宗李亨的身邊,也有自己親信的太監--李輔國。李輔國攛啜唐肅宗,將自己的爹--玄宗——遷到別宮中,變相地軟禁起來。說來唐朝宮庭之中,不要說兄弟之間,縱是父子、母子之間鬥爭也是異常殘酷,比之電影《黃金甲》中的情節尚有過之。高力士作為玄宗的親信,也被流放巫州。高力士被貶途中,見到此地薺菜非常多,但卻沒有人吃--這薺菜是一種野菜,京城中的人大魚大肉吃得膩了,才有胃口吃這種野菜。但山野百姓,除了饑荒年,沒有人去吃這個的。高力士見了,聯絡到自己的滄桑榮辱,不禁吟了這樣一首詩。

一生忠心的高力士(2)

細看一下高公公這首詩,倒也相當不錯。這首詩字句淺白,並無高深的典故,像是不通文墨的老粗所寫的大白話。但是高公公畢竟是給詩仙脫過靴子的人,這首詩決非一般的打油詩可比。正像《紅樓夢》中,自稱不懂詩的鳳姐隨口說的那句“一夜北風緊”,也決非劉姥姥等輩能為。高公公這首詩以薺菜作比喻,說明自己雖然榮枯之境有變,但忠心之情不改,正像薺菜一樣,在京城論斤賣錢也好,在山邊沒有采也好,氣味都是一樣的,不會變的。說來高公公此詩,“賦比興”的手法全用上了,而且運用得還相當不錯。

後來,唐代宗繼位時,大赦天下。高力士北上還京,路上聽說唐玄宗已經病死了,他痛哭嘔血道:“我沒有能親手替皇上扶棺,就是死了也有餘恨啊!”高力士當時也是七十九歲的老人了,這樣痛哭不已,不飲不食,很快就也死了。他死後,陪葬在玄宗的墓旁。據說玄宗遺詔中惟一想要陪葬在他身邊的,就是這位高公公。

所以,從高力士的這首詩和他一生中的事蹟來看,他倒也並非十足的惡人,歷史上的忠奸善惡有時候模糊,有時候顛倒,很難完全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①兩京:指長安和洛陽。

②五溪:酈元注水經雲:“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悉是蠻夷所居;故謂五溪蠻”,在現在的湖南西部,當時是荒僻之地。

③夷夏:中原稱夏,少數民族的邊遠地區稱夷。

慘烈的睢陽之戰(1)

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合圍侔月暈①,分守若魚麗②。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③。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④。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守睢陽作》

金庸小說中寫大俠郭靖苦守襄陽,以一城之地力抗強虜多年,讀者無不為其“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氣概所折服。然而,此為小說家言。在真實的歷史上,也有這樣一個英雄,以殘兵病卒,獨抗數十倍於已的悍敵,直至幾乎全部戰死。他就是這首詩的作者張巡。在安史之亂中,張巡盡忠報國、義薄雲天,堪稱千古忠烈。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他的正氣歌裡曾寫道:“為張睢陽齒”,指的正是張巡咬碎牙齒,力拒叛賊的烈烈英風。

提起張巡,很多人都以為他是一名武將,其實他是進士出身。他是開元末年中的進士,當時是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