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多虧了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將的浴血奮戰、殊死報唐,另一方面也多虧了李泌這條“山人妙計”。
安史之亂初平後,宦官李輔國和權臣元載嫉恨李泌,開始在肅宗面前說壞話。李泌一看風頭不對,就自請隱退。其實,李泌一直生有仙骨慧根,俗人眼中的什麼高官顯位,在李泌看來都是糞土一般。正像莊子說的那樣:“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鵷鶵竟未休”,元載、李輔國他們拿著相位正像夜貓子看死耗子一樣,人家李泌鳳凰一樣的人哪裡稀罕這個。相傳李泌小時候就身輕如燕,能在屏風燈籠上行走,有道士說,他將來必然會飛昇上天。但李泌的父母捨不得,只怕神仙從天上下來接了小李泌走,於是準備好狗血、大蒜、韭菜等神仙厭惡的東西,為了增加效果,大蒜、韭菜還得搗出汁來,一聽到天上有音樂聲,或者有香氣瀰漫,李泌家的人就紛紛破口大罵,並派人帶狗血、搗爛的蒜韭向天上潑。李泌雖然沒有上成天,但求仙向道之心不變,一直不娶妻室,不食葷腥,靜心修煉。他不當官了,就隱居衡山。李泌後來練得“引指使氣,吹燭可滅”。看來已達到能內氣外放的境界了。這也非常難得,大家看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上,只有南帝等武功好手,才能一點指就可以打滅蠟燭。
元載和李輔國等人死後,唐代宗和唐德宗兩代皇帝又想起李泌來,強迫他出任宰相。當時唐德宗急於削藩,弄得天下大亂,朱沘等叛賊攻入了長安。唐德宗被叛軍圍城,叛軍的箭射到離皇帝的御座三步之內,情況危急萬分,多虧大將李晟、馬燧等人忠心報國,才又度過這一劫。李泌奉勸唐德宗切勿因讒言殺害功臣,他說“陛下萬一害之,則宿衛之士,方鎮之臣,無不憤怒反厭,恐中外之變復生也。陛下誠不以二巨功大而忌之,二臣不以位高而自疑,則天下永無事矣。”唐德宗聽了,深以為然。李晟等功臣也感激不盡。
唐朝皇室中,歷來爭鬥不休,父子兄弟相殘者屢見不鮮。唐德宗受奸人挑唆後,疑心太子不軌,竟又動了殺心。李泌十分懇切地勁諫德宗,列舉唐朝歷代皇帝中父子母子相煎的悲劇,並吟誦李賢的《黃瓜臺辭》(見本書第七篇)來感動德宗,於是太子終得保全。德宗後來醒悟之後,感動地向李泌哭著說:“非卿切言,朕今日悔無及矣!”說來李唐肅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甚至包括德宗的太子後來的唐順宗,都要感謝李泌的。有道是“上德不德”,唐德宗雖然名號裡有個“德”字,實際上卻是“小人頭子”(赫連勃勃大王語),重用盧杞等一干奸臣。唐德宗曾問李泌:“人們都說盧杞是奸人,怎麼我覺得他這人挺好的。”李泌說:“天下皆知其奸邪,獨陛下不知,所以為奸邪也。”這句話說得真是一針見血,但凡奸邪之官,都是欺下瞞上,馬屁功練到最高階,專門按上司的心思做事,而不是為了國家和百姓,這正是奸臣的表現。
。。
亦隱亦仕的高人李泌(3)
李泌後來請求辭職歸山。唐德宗堅決不許,並強迫他娶妻吃肉,給他修了個豪宅,娶了名門貴族盧氏女為妻。但後來過了沒有多久,李泌就死了。然而,有人說在藍關旅館裡又見到了李泌,他單騎常服,和人聊起身歷四朝的往事。難道是李泌詐死隱退?也未可知。
縱觀李泌一生,正切合了他七歲時所詠的這四句:“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意”的要旨。這正是道家思想的真義所在。李泌一生行義用智,遊刃有餘,逞才於危世,靜意于山川,實在令人欽服不已。
附:李泌幼年有長歌雲:
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不然絕粒昇天衢,不然鳴珂遊帝都。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氣是良圖。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
此詩狂放桀驁,大有太白之風。但當時的丞相張九齡見了,告誡說:“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韜晦,斯盡善矣。藏器於身,古人所重,況童子耶!但當為詩以賞風景,詠古賢,勿自揚己為妙。”李泌聽了,流淚相謝,就此不再出此狂言。本書也以《詠方圓動靜》更能體現李泌一生的作為,而未選此詩詳解。
唐代“馬家爵”嚴武的好詩(1)
臥向巴山落月時,兩鄉千里夢相思。可但步兵偏愛酒①,也知光祿最能詩②。
江頭赤葉楓愁客,籬外黃花菊對誰。跂馬望君非一度②,冷猿秋雁不勝悲。
《巴嶺答杜二見憶》
此詩是杜甫後半生所依賴的“好友”嚴武為思念他所寫,題目中的“杜二”正是指老杜。嚴武此人,很多朋友對其名頗為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