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精神的紅軍幹部。

他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就積累了辦學經驗,理解辦學的重要。

劉伯承經常對教學幹部說:古今中外能打勝仗的軍隊都沒有“不教而戰”的,沒有訓練的部隊是烏合之眾,不講戰術的指揮員是無頭蒼蠅,打起仗來東撞西碰,四零五散,各不相顧,沒有不失敗的。

長征多險關克難創奇功(5)

紅軍大學開設的課程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其中有《蘇軍步兵戰鬥條令》和《蘇軍野戰條令》,都是劉伯承譯成中文的。

還有軍事地形學和射擊原理,戰術課緊密結合當前的實際,劉伯承提出要學會“打”和“走”。

“走”是長征的一門主課,一是給學員們講爬雪山過草地等不同地理環境的行軍、宿營、警戒各方面的知識;二是講紅軍北上可能經過地區情況,如地形特點、氣候變化規律、沿途民情和物產分佈,以及敵人的部署概況等等。

“打”的內容就是可能遇到的不同戰鬥,如何對付敵人。

要求學會打騎兵、打平地戰、打山地戰、打河川戰、打麻雀戰(過彝區學到的)。

劉伯承倡導教員講課多做示範,安排學員多做操練,使學員們較快地掌握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做到會帶兵、練兵、用兵。

爐霍是藏族聚居地區,地處草地,交通不便,經濟條件很差,補給困難。

朱德、劉伯承號召全體同志努力適應環境,動起手來克服困難。

大家利用大喇嘛廟儲存的大量羊毛,人人學會捻線,織毛衣、毛褲、毛襪。

不久,每人都織成1套羊毛衣、打好3雙草鞋。

燒柴很困難,校部領導請藏族新戰士表演燒牛糞和架帳篷。

糧食吃完了,只能吃青稞面,學校辦了採野菜短訓班,大家挖野菜來補充,挖野菜比賽開展得有聲有色。

學習條件極差,晚上沒有燈就點松脂照明,用顏料衝成墨水,用石灰塊在石片上書寫。

學習情緒依然高漲,甚至在丹巴休息一天,向爐霍轉移時,第二天要翻越5千米高的黨嶺山主峰,高階指揮科還在堅持上課學習。

高階指揮科就是在克服這些極端困難條件中完成了學習計劃。

學習期間,劉伯承校長只要有空常來聽課,當每一項軍事課程學習結束時,他都親自作講評和總結,他講話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生動風趣,舉例形象,還善於運用典故。

學員們聽了都感到大有提高。

生活困苦至極,但並不能阻擋紅軍大學的教學成就。

在爐霍,紅大舉行了一次閱兵和體育運動會,檢閱臺搭在喇嘛廟前,樸素壯觀。

軍事體育表演過後,朱總司令和劉校長檢閱隊伍。

接著劉伯承講話,他聲音洪亮地指出革命的光明前景,說:“將來革命勝利了,我們的人民武裝要組成浩浩蕩蕩的方隊,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論兵新孫吳戰例邢沙永(1)

把握主動權劉伯承精通《孫子兵法》,能背誦如流,而且理解透闢、見解獨特,運用自如,並能創新。

他在擔任軍事學院院長期間,講授《孫子兵法》時,曾經運用大量的戰例、掌故、鬥爭實踐,深入淺出地闡述《孫子兵法》關於戰爭規律、哲理和謀略的精義。

“論兵新孫吳”,陳毅對他的讚語當之無愧。

馬克思主義主張繼承併發揚古今中外的智慧成果,以豐富科學真理,造福於人類。

劉伯承認為:“學以致用是我們的原則,不光是用,學也重要。

學不能致用就要犯教條主義的錯誤。

古人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心’即唯物辯證法。

同一《孫子兵法》,馬謖的用法就是教條主義,孔明就不是;龐涓、孫臏同師鬼谷子,可是一個是教條主義,一個不是教條主義。”

孫武用兵,非常重視爭取主動,有“致人而不制於人”(善於指揮作戰的人,能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的思想。

而在劉伯承的戰術運用中,“必須把握趨利避害的機動”是極為突出的。

他總結出掌握戰爭主動性的理論,十分精當:“無論是在構成戰線的附近,或挺進到敵人的深後方作戰,都要把握住主動性、秘密性、迅速性、堅決性和乾脆性,主要是力求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抗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