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湘北方面,尤其是預先埋伏在長沙附近地區,從而形成了數倍於敵的優勢力量,並最終對日軍構成了包圍態勢。

反思(2)

從作戰地區的選擇來看。第一次長沙會戰,岡村寧次在日軍不斷遭到伏擊時即開始撤軍,沒有硬向長沙進攻,可以說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否則,此次作戰的最後結局一定會對日軍更加不利;第9戰區雖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將決戰地區選在長沙以北的福臨輔、金井一帶,但由於日軍過早地撤退,並未能形成圍殲日軍的態勢。第二次長沙會戰時,薛嶽將圍殲日軍的決戰地帶選擇在汨羅江南岸。而從當時的戰場形勢來看,將汨羅江南岸作為決戰地帶顯然有些過早。因為日軍從新牆河推進至汨羅江一線才用了兩三天時間,而且幾乎未遭到任何有力的打擊,其攻擊勢頭還處在旺盛階段,根本達不到疲敵及誘敵深入的效果。第三次長沙會戰時,阿南惟畿原定的作戰方案中只是攻擊到達汨水一線時即結束作戰。果真如此,日軍也就不會遭到後來的慘敗。但他後來在各方面都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即獨斷決定向長沙追擊,這不能不說是他的失策。因為這樣一來,日軍的補給線便被拉長了,重武器也因道路被毀而無法全部運到長沙附近,同時還造成了其兵力的分散,既加劇了補給困難,又導致戰鬥力下降。薛嶽則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將決戰地區選擇在長沙東南的撈刀河與瀏陽河之間地帶。這樣,第9戰區第一線兵團能依託各陣地逐次抵抗,給日軍以相當的損耗和遲滯;長沙城守軍又能頑強地堅守核心陣地,連續挫敗日軍的進攻,給日軍以有力的打擊;既達到了疲敵、又達到了誘敵深入的目的,從而為第二線反擊兵團在長沙外圍合擊日軍創造了條件。

三、關於雙方的戰術及其運用

國民黨軍隊在長沙會戰中的戰術指導思想基本上是:節節抵抗,誘敵深入,讓開大路,集重兵於後方要地,待日軍孤軍深入、疲憊不堪之時,加以重兵圍殲。實際上,國民黨軍不僅在長沙會戰中,甚至在整個相持階段的各戰役中,也多采取此種戰術。由於日軍在總體上處於戰略守勢,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糾集大軍展開全面攻勢和作持久之鬥,即使佔領某些城鎮也多無法固守,最後無論勝敗與否都不得不撤回原防。

這種戰術可以說是一種以“空間換兵力”的戰術。它是國民政府軍事當局根據儲存實力的原則,利用日軍無長久耐力的弱點及華中、華南地理特徵所制定的較能符合戰地實際的一種作戰方法,國民黨軍隊依此戰術在對日軍的作戰中,有時也能取得不錯的戰果。但是,我們還要看到,國民黨軍隊採用這一戰術正說明其在正面戰場上抗日作戰積極性的下降,不求主動進攻,但求防守自保。國民黨軍隊採用的這一戰術,從根本上說也是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所確定的抗戰第二期軍事戰略所決定的。

儘管這種以“空間換兵力”的戰術對國民黨軍隊有一定的實用性,但國民黨軍隊在運用這種戰術時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這主要是由其整體戰術素質不高所造成的。如在長沙會戰中,每次臨時配屬給外單位指揮作戰的部隊在行動上很難與該單位的部隊達到“步調一致”,不是不聽指揮,就是聯絡不上,甚至有的部隊為了儲存實力,“隔岸觀火”;多數官兵仍有呆守陣地的習慣,作戰缺乏靈活性;中下級指揮官多不能適時捕捉戰機,對於預備隊、工兵、輜重部隊等使用,也多不適當;部隊撤退時,往往是直線後退,而且一退就很難再站穩腳跟,這樣,反而衝亂了己方後線陣地,從而造成一種不可收拾的全面潰退局面;步炮難以協同,配屬各部隊之炮兵,多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等等。

與國民黨軍隊相比,日軍的戰術手段要靈活得多,也較為先進。如日軍進攻時,常在正面用錐形突擊,而從側冀進行包抄;除以正規部隊作戰外,還利用“順民”作嚮導,配備偽軍及便衣隊、騎兵鑽隙迂迴,擾亂國民黨軍隊側後,牽制國民黨軍隊的調動,使國民黨軍隊的縱深配備失去效用,並威脅國民黨軍隊的後方各級指揮機關;注重步、騎、炮、空的協同作戰,在進攻時,先行炮擊,繼以飛機轟炸,待守軍陣地基本被摧毀後,再以步、騎兵突進;撤退時,各種非作戰單位及步兵先行,以騎兵殿後,以飛機在空中掩護,從而使得國民黨軍隊在追擊時不敢太靠進日軍,撤退的日軍則趁機溜之大吉;常利用黃昏、拂曉或飛機轟炸之際,先以大刀隊潛至國民黨守軍陣地附近,以機槍在後掩護,並就地吶喊,分散守軍注意力,而其白刃部隊,則乘機衝入守軍陣地;偷襲強攻時,初則一點突破,繼則到處鑽隙,尋找守軍弱點加以利用,終則幾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