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明是五個孩子當中唯一的男生,從小就註定要繼承這間佛寺,這不但是家人的希望。也是信眾的期許。從小信明就必須扮演大家眼中的“好孩子”,成年之後更得努力成為優秀的“副住持”、甚至是“住持”。這是信明唯一的選擇,他不能、也不許選擇其他的人生道路。
躺在床上的自己不過是個信仰圖騰罷了,信明心想。信眾為自己買了一張昂貴的病床,這非但是景仰的表現,同時也是無言的要求,迫使自己繼續扮演他們期待中的角色。
——如果你是值得景仰的住持,我們就會給予你應得的獎勵。如果你背叛了大家的期待,我們只好棄之於不顧,當你從未存在。
這就是信明一路走來的人生,他這輩子一直活在獎勵和要求之下。信眾準備了一張床,信明只能活在床上,無法一窺外面的世界。他所能做的就是唯唯諾諾的躺在床上,扮演一個稱職的住持,這也是許多年來他一直努力不懈的目標。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信明雖然成為大家稱道的住持,信眾的期待卻也壓得他喘不過氣,如同臥病在床的生活一般,成為另一種奪去行動能力的慢性殺手。
信明六十五歲那年中風,從此離不開病床;事實上打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信明就失去了自由。如今他終於意識到了這一點。卻早已落得四肢癱瘓無法動彈的下場,只能靜靜的躺在床上迎接死神的到來。結束這段從未做過自己的生命。
(我不甘心……)
信明恨恨的瞪著天花板。他不是不想了結這段空虛的人生,無奈中風的後遺症讓他力有未逮。過了沒多久,死亡的陰影逐漸蔓延全村。彷彿在嘲笑信明的無能與無力。
異常突出的死亡人數讓信明不由得聯想到流傳許久的惡鬼傳說。或許是瘟疫、或許是人為的產物、也或許真的是某種超自然的力量。不過對於信明來說,這些可能性都能以“惡鬼”來囊括一切。
惡鬼降臨外場,展開慘無人道的殺戮。接觸惡鬼的村民全都難逃一死。然後化為惡鬼再度復甦,讓死亡的陰影不斷的在村子裡擴大蔓延。信明早就對這種迴圈有所預感,卻沒對任何人發出警告,或許是集眾人信仰於一身的身分讓他不方便開口,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信明對逐漸蔓延的死亡確實抱著一份不為人知的興趣,他很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會因此受害。
是的,信明怨恨這個世界,怨恨把自己關進小小的象牙塔、剝奪他無限可能的眾人。
信眾強迫他成為稱職的住持,因為他們需要一個優秀的住持,也需要合適的人來把守寺廟及墓地,最好還是個慈悲為懷的修道之人。
於是他們矯正信明的人格,將信明塑造成信眾所期待的人物,讓他成為眾人的獻祭,不許質疑自己的存在價值。信眾要的只是一個坐鎮在佛寺裡面的精神象徵,而不是信明這個“人”,反正只要會誦經辦法事,信明和靜信對他們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難以言喻的空虛讓他感到一陣心痛,為什麼直到現在才有所察覺?他的人生已經快要結束了,根本沒有重新再來的機會。
事實上機會並不是沒有。如今惡鬼肆虐全村,只要死後復甦,不就可以重新再來了嗎?
探視德次郎的時候,信明發現德次郎的頸部有個瘀青,兩個小小的齒痕整齊的留在頸動脈之上。回到佛寺之後,信明陷入天人交戰。
最後還是德次郎的訃聞讓他下定決心。召喚屍鬼吧,信明心想。為了遠離病床、遠離寺院,也為了開創第二個人生,他需要屍鬼的協助。
當時信明並不清楚不是所有的死者都會成為屍鬼,他只知道自己是被禁錮的囚犯、不被需要的人。村民需要的是一個住持,而不是信明。禁錮於景仰之名的他花了一輩子的時間成為大家心目中悲天憫人的好住持,換來的卻不過是信眾送他的那張高階病床,以及躺在床上等死的命運。信明厭惡所有束縛他的人事物,只有屍鬼是唯一的解脫。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信明閉上雙眼,冰冷的淚水從眼角滑落。
幸運的,他復活了。迎接他的卻是不幸的開始。
復活並不代表返老還童。信明知道自己不一樣了。沒有心跳、沒有呼吸、也不必排洩。這代表著他再也不必過著沒有尊嚴的生活。可是變化僅止於此,他還是沒有行動能力,既不能從床上起身,也不能下床行走。信明得到第二個人生,這個嶄新的人生卻是從病床開始,沒有未來可言。
(不應該是這樣……)
生前的病痛還是會保留下來,這是江淵醫師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