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直通“天都”的天梯!
早上,年紀較長的隊員,紛紛掏出巧克力、牛肉乾等零食,塞給我們這些準備上前線的小老弟、老妹們,又十分戲謔地擁抱一番:“好自為之啊!”“多保重啊!”可惜黃山無柳,否則這文殊院前就成了“灞橋”!那迎客松下反成為了“陽關”!
天梯之前是登山站,幾個穿人民裝的管理員檢視行李,大的揹包一律擱下,又叮囑登山中途少做停留,免得下面的人上不去。大有此行是隻能向前,縱使有刀山劍海也不容後退的意思。
遂想起日本名登山家三浦裕次朗登艾佛勒斯峰的那句話:“此刻我已不畏懼死亡,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失敗。”
“我已經無法將”危險的前進‘,轉變為“困難的後退”。所以只有選擇前進!“
過去聽人說:“登黃山,小心別擦傷了鼻於!”還不清楚怎麼回事,直到踏上七十度的天梯,才發覺鼻子真快要碰上前面的石階。
一階一階的做法,至此已行不通,因為路陡得容不下那許多階。於是只好做左一腳、右一腳,交次出現的情況,彷彿在山壁上鑿洞攀援,那洞不平行,而是交錯的!
前面沿途幫過大忙的路邊鐵索,也不夠用了,必須一手拉索,一手攀巖。所幸那巖壁間特別鑿下了許多深層,恰恰容得手指。登山者必須運指如鉤,才能保得平安。
記得小時候去指南宮,見過一聯:
“且拾級直參紫府 乍回頭已隔紅塵”
此刻便改作“且攀搖直上天都 莫回頭了卻塵緣”
這後一句豈不妙絕!?當作二解:
莫回頭!否則失足墜下,便將了卻今世的塵緣!
莫回頭人間世!且了卻塵緣,直上天都吧!
天都
從天都回來的人,少有人真能說得出這黃山絕頂的景象。
是因為行過天橋,已經筋疲力竭而無心賞景?
是因為天都之為天都,如同極樂之為極樂,既己是至善至美之地,也便無喜無嗔、無貪無念,但願一片融融,不可說、不能說,無法說也不必說!?
是因為天都峰總籠在一片迷霧之中,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連自己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