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無忌鏗鏘有地的說道。在這個時代,你想讓每個商家上報收入,打發票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可以把控的就是按照不同行業,鋪面大小及土地多少進行收稅,那樣經營地方越大,土地越多的人,繳稅就越多,至於小家庭作坊基本不徵收稅費,鼓勵大家耕種和經商。“我看這個標準就交給劉愛卿你去制定如何?”
“臣遵旨。”
劉基不得不感嘆其實張無忌心中早有想法,要不然也不會做得如此細緻,幸好自己想法跟他一致。
“本王以為,從大學之道里可以借取一些作法:現在人民生活之所以困苦,稅制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本王以為是無法真正做到“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的關係。你們想想,如果一個人出門工作的時候還要擔心家裡的老人孩子,這個人又怎麼會有心思去專心工作?你說是吧?”
“明王的意思是?”
劉基和眾大臣一陣愕然,不知道張無忌又有什麼新想法。
“開辦安養制度,由地方官負責,在壯年人口出門工作的時候讓一個村裡的老人與小孩聚集在一起,這樣只要派一兩個人去幫忙著,就可以讓老人小孩互相照顧,只要家裡的老人小孩能得到照顧,出門工作的人就不需要擔心家裡的人了,你說是吧?另外要執行免費義務教育制度,國家出錢聘請秀才,地方府衙要建立校舍,把私塾改成公塾。免費給所有適齡兒童上學讀書,只有讀書的人多了,國家才可能興旺!真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朝廷必須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將來科舉考試就按教學大綱範圍進行。除了四書五經之外,必須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明王英明,國家之棟樑就是人才,國家免費普及教育,就可以打破士族和豪門觀念,讓天下蒼生平等!這是五千年來從未有過的壯舉啊!”
劉基不由感嘆的說道。
“本王要做的就是要打破一切框框條條,沒有那些農民子弟和所謂的賤民,就沒有我們今天。我們打下這麼大的疆土,難道不都是他們的血汗嗎?難道士族大夫和豪門可以跟我們上戰場流血犧牲?”
張無忌說道:“本王以及在座的所有人,能可以意氣風發在這裡進行朝議,都是因為他們付出的緣故!本王不但要實行免費教育,等天下太平了,國庫充盈之後,國家還要實行免費醫療看病,讓所有子民都可以享受到國家的福利政策……”
“皇恩浩蕩,明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到張無忌如此偉大的構想,劉基、李善長一幫大臣不由下跪高呼稱頌……
()
第308章 親征武昌
一個月過去,南京城的城牆修得差不多了,而紫禁城的後宮部分也已經建好,並且進入了園林水池建造、室內裝修和添置傢俱的環節……內政方面,張無忌的新政逐步執行,對於貪官汙吏,他是絕對不手軟。加之韋一笑的錦衣衛時刻監控百官,這從某種程度來說,每一個當官的都倍感“亞歷山大”不過在外的將士就不一樣,連續的勝利,一次又一次的鼓舞大明計程車兵和百姓,這一次,張無忌也不願意作壁上觀,親征武昌的大戰開始了。
今非昔比,張無忌這次是戴著明王冕旒坐在大黃傘下出徵的。張無忌駕馭著龍艦,指揮三十萬大軍水路並進,逆江而上,直逼武昌。
武昌的太尉張定邊一方面向嶽州的丞相張必先告急求援,一方面率軍在洪山下寨對抗。但經不住張無忌的攻勢,只一戰,就被常遇春擊潰。
張無忌的大軍可謂勢如破竹,對徐壽輝的殘部如同秋風掃落葉一樣,簡直就是所向披靡。只用十天,張無忌大軍便從金陵抵達武昌,並把武昌圍得鐵桶一樣,城外盡是兵營帳幕,旗幟林立,但見早春的原野黃草接天,大江蒼茫。
“明王”大旗獵獵,張無忌乘馬與常遇春、藍玉、廖永忠、胡廷瑞等在城下視察。
常遇春已令軍士分守四門,立了寨柵,他聲稱鳥也飛不出來,困上幾個月,也困死徐宇、張定邊他們了。
張無忌令廖永忠水師在長江裡連舟為長寨,斷絕城內出入。“漢陽、德安已在我們手上,張必先從嶽州來援,也無濟於事。”
“明王。末將願帶本部人馬在洪山擊敗援軍張必先。”
藍玉這個時候站出來說道。
張無忌說:“好。”
“屬下告退!”
藍玉說完,退身離開。
吩咐完了之後,張無忌十分瀟灑,在帳篷里正與趙敏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