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大會之後,就是因為大家感覺有教主的帶領,才會一往無前的戰鬥。目前軍中有些自大和一些將領不服從,其實都是個別的現象,我們現在最不能的就是自亂陣腳。”
常遇春道:“但是我們義軍當中現在存在分歧。的確是不爭的事實,就拿濠州城來說,就有五個元帥明爭暗鬥,如果不及時解決,只怕到時候禍害無窮……”
張無忌點點頭,道:“常將軍一語中的,這也是我在濠州城看到的問題。城堡往往都是內部攻破的,當年陳勝吳廣起義,秦兵再強大也不是對手,但是義軍內部紛亂,只能是自毀前程。”
楊逍道:“教主英明,既然教主已經看到問題,想必心裡也有了想法,不如說來聽聽。”
張無忌道:“其實我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只是有一個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實現。”
“教主但說無妨。”楊逍說道。
張無忌道:“我當在座都是自己的兄弟,我們一心要完成反元大業。目前所遇到的問題,最急迫的就是樹立我們這幫人在義軍中的威信,讓他們看到我們也是能征善戰的。所以我想從各路義軍抽調一些人來,組成總壇的主力軍,然後帶領大家南下!”
“南下!?”楊逍不解的說道:“元朝大都是在北方?我們南下做什麼呢?”
張無忌微笑,看著郭子興,道:“郭將軍。你是帶兵打仗的人,你能說說我為什麼要帶兵南下嗎?”
郭子興站起來說:“屬下不敢揣測教主的心思,但是屬下知道若想成就大業,先要有根基,才好縱橫發展。”
張無忌高興的道:“正合我意。根據我的分析,目前蒙古人在北方囤積重兵,南方卻空虛,加之南方一直有著抗擊蒙古人的傳統,也是最後淪陷的,對蒙古人深惡痛絕,因此民間反元非常踴躍。必取金陵而後安。金陵是虎踞龍蟠之地,前有長江,又倚鐘山之險,可攻可守。西可控楚荊,南可控兩廣,東可襟帶吳越,這是歷代帝王在那裡建都的原因。加之丐幫一直在南方發展,陳友諒剛剛除去,丐幫缺乏領導。正好讓我們去統帥這一支大軍。”
“好主意!那我們從各義軍中抽調多少人馬合適呢?”楊逍問道。
張無忌道:“各路義軍能給多少就給多少,這個不強求,我只需郭將軍、徐將軍、常將軍、胡將軍你們能跟隨我一統南下就可以。”
“屬下定當跟隨教主左右!”常遇春、徐達、郭子興、胡大海紛紛站起來說道。
範遙點點頭,道:“教主,你這個戰略十分好。但是屬下有一個憂慮,自古金陵煙花之地,南宋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緣故。因此我們如果佔領了金陵,一定要目光遠大,切勿貪圖金帛女子,蝕了銳氣;官安民,使百姓得到好處,便有人擁護,便有不竭之源,百戰百勝,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張無忌額手稱慶道:“說得極有道理,倘有可能,當盡力而為。既然已經決定如此,那各位將軍回去整理三軍,我們明日便南下。”
“這麼快!?”常遇春等人驚訝的問道。
“兵貴神速。我們就是要打敵人速手不及!”張無忌說道。
“好,那我們這就下去準備!”眾人歡心離開準備。
這個時候範遙走上前跟張無忌說道:“今天我很高興,更替我的朋友高興。”
張無忌頗為奇怪,道:“範右使,你所說的朋友是何人?”
範遙道:“我朋友是定遠人,叫李善長,字百室,已屆不惑之年,是裡中長者,很有智謀,少習法家之說,曾託他兄弟二人代尋明主。”
張無忌很高興,這李善長可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啊,當即道:“既然有如此人才,範右使可否代我為引見?或者我登門去造訪?”
“好,我這就去為教主引見!!”範遙開心的說道。
張無忌更是無比的開心,心想如果得到李善長和劉基,那麼又有徐達、常遇春、湯和、胡大海等人猛將,自己何愁天下不得?
這個時候張無忌更多的是思考,自己如何能打造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鐵軍,而這一支鐵軍只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是自己爭奪天下的唯一砝碼,而不是什麼明教教主的頭銜,張無忌發現如果自己僅僅是想靠著明教教主的名號就登上皇帝的寶座,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真正的開國皇帝,那一個不是靠著自己打拼出來的,而要打拼出一片江山,就必須要有軍隊。意識到這一點,對於張無忌來說,武林上那些爭鬥就變得沒有太大意義起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