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浮於表面,現在卻是真正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因為夏書記不但事事心中有數,而且果然有超人一等的政治智慧。
雖然夏書記不是軍人,並不是完全瞭解軍中的政治鬥爭,但鬥爭都是相通的,張曉就立刻猜到了夏想的意思。
“魯市軍區的力量比較平衡,其中有總書記的力量……”
聽了張曉的話,夏想就更是會心地笑了,二話不說拿出了電話,直接撥通了齊省省委書記邱仁禮的電話。
“邱伯伯……”稱呼決定立場,上來就是很私人很親切的開頭,也是夏想清楚,要送難題給邱仁禮,就要對他客氣熱情幾分,“我是夏想,有件事情要向您彙報一下。”
邱仁禮當然知道夏想的事情,也一直密切關注事態的進展,夏想意外打來電話,又是以私人的口吻,他就心中一跳,知道怕是沒有好事,就暗罵了夏想一句小滑頭,怎麼又把他牽扯在內了?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邱家可不想牽扯進太大的政治旋渦,邱仁禮就打了個哈哈,熱情地寒喧幾句,才問夏想有什麼事情。
“豫省軍區有一支車隊在燕省的高速公路上違章,被燕省軍區扣留了,我決定將他們轉交給魯市軍區,特意向邱伯伯打個招呼。”夏想的語氣很輕鬆,其實遞過來的,是一根燒得通紅的鐵棒,“京城軍區方面也來人了,非不放人,我好說歹說對方才答應放人,但同時要求只能轉交給魯市軍區。”
話說得好聽,其實是踢了一個刺球給他,接不好會扎傷的腳,邱仁禮心跳加快,果然沒好事。
但又不能不接,夏想的理由太充分了,要求也正當。
京城軍區是大軍區,魯市軍區也是大軍區,雙方是對等的關係,所以,京城軍區的提議,合理而無可辯駁。同時,夏想所說的理由,也讓他無法推脫。況且也確實是豫省軍區理虧,有錯在先。
而且這事也不能繼續鬧大,真要弄了幾十名豫省軍區的人關在燕省軍區,或者夏想再賴皮的話,直接送到了京城軍區,到時不但魯市軍區得進京領人,連他也要負連帶責任。
得,被夏想扔來一個燙手的山芋,還得感謝他,怎麼想怎麼氣不順。但政治就是政治,於公,他必須接手。於私,他接手之後,還可以落一個人情。
最後兵分兩路,萬偉風帶人向東而去,直奔魯市軍區,夏想一行輕鬆上路,前往燕市。對於將豫省軍區一干一腳踢向魯市軍區的做法,夏想大感滿意,不無得意地想,總算要平安抵京了。
只是讓夏想沒有想到的是,在燕市,他竟然偶遇了一位臨時決定來燕省視察的國家領導人……
第1403章 左右開弓的耳光
湘省省委,研究晨東和懷陽兩市的人事任命的省委常委會,在夏想和張曉正常缺席的情況下,如期召開。
所謂正常缺席,就是指在允許的時候,可以在空缺一兩名常委的情況下,正常召開常委會,並且符合法定程式。
前提是,空缺的常委是正常請假,而且也同意常委會的召開,但人不到場,如果沒有事先宣告,會識為棄權。
夏想對此次常委會的議題,沒有表態,因此他的一票算是棄權票。
在夏想出事的當天晚上,鄭盛和葉天南同時飛赴京城。至於二人在京城都見了誰,進行了什麼活動,接受了哪些耳提面命,就無人知曉了,湘省方面只知道的是,一天後,鄭書記和葉書記就一前一後返回了湘江。
夏想的事情,在湘省省委沒有幾人知道,僅限於有限有幾人,比如鄭盛,比如付先鋒,比如葉天南,其餘人等,或許和省軍區有密切關係的常委能聽到一點風聲,但就算知道,也沒有人敢私下討論。
因為……事情太駭人了。
軍中力量,已經超出了省委常委的許可權,只有省委書記才有名義上插手省軍區的權力,就連省長也沒有資格對軍方事務指手畫腳,所以到了副省級別,都知道軍隊是禁區。
所以,夏想不在省委,對外公開的說法是進京開會。
付先鋒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兩天來,他沉默寡言,靜觀夏想如何應對危機。
夏想到底是為總書記試探對方,還是為吳家,或是老古?但不管是哪一種,付先鋒都認為以夏想的級別,插手軍方事務不是明智之舉。就算想提前結交一些軍方人士,也用不著非要暗中推動截留石油船隻事件,還是操之過急了。
當然,付先鋒也沒有小瞧夏想,打了這麼多年交道,幾次敗在夏想手中,他怎能認為夏想缺少政治智慧?但現在他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