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
平民——國內的平民也好,美國的平民也好,除了融入到權勢和資本之中,不會擁有改變遊戲規則的力量。
夏想要的就是融入,只有融入才有制定和改變遊戲規則的可能。
如果再深入一想,夏想就更是對吳老爺子肅然起敬,一個極有耐心和信心的老人,對他採取了寬容和放任的政治手法,終究讓他明白瞭如何走好官場之路,從某個方面講,吳老爺子是他心目中最有政治智慧的一人。
隨後,又聽幾位老爺子對今後的局勢各有點評,大致確立了一個短期目標和一個長遠目標。
也正是透過吳老爺子的一問,夏想的一答,基本上相當於夏想透過了家族勢力的最後一次考驗,讓他和家族勢力之間的協作,進入了全新的時期。
會談,一直持續到晚上11點多,估計也是近些年來少見的一次四位老人的長談,正好讓夏想遇上了,說來夏想的運氣也真是不錯。
夏想的運氣不錯,就為宋朝度帶來了同樣的好運。
準備結束的時候,吳老爺子似乎是無意中問了一句:“宋朝度的為人似乎還不錯……”
付老爺子一聽此話,明顯表情一變,有意無意看了夏想一眼,並未接話。
反倒是一直話不多的梅老爺子順水推舟地說道:“是不錯,他對夏想的幫助很大,一直在帶動夏想向前,我對他的印象還不錯。”
梅老爺子的話,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邱老爺子也微微點頭:“宋朝度資歷也夠了……”
見此情景,付老爺子知道也必須表態了,就謹慎地說道:“宋朝度以前和總理走得比較近……”
重大機遇擺在眼前,夏想知道,他必須說話了,因為通常情況下,一位省委書記能成為四位老人的話題絕對是天大的機遇,不容錯過,他就知道吳老爺子是為他開啟一扇門,就看他能不能抓住一閃而過的光亮,為宋朝度開啟一條光明大道了。
因為如果家族勢力不達成一致投下宋朝度的支援票的話,宋朝度進局的努力極有可能前功盡棄。
“宋書記自從擔任省委書記之後,他的政治理念就完全定型了。”夏想必須說服付老爺子點頭,因為付家想推宋朝度進局或許不能,但要阻止宋朝度進局,確實會為宋朝度製造不小的難題,“現在宋書記和古書記關係不錯,明天他來京城,要和古秋實會面。”
話也不能說得太多,點到為止。古秋實是哪一系,自然都心裡有數,宋朝度和古秋實走近,再加上他和夏想之間十幾年的關係,對家族勢力而言,是一件好事。
付老爺子微一沉吟,似乎還是不大情願,不過總算鬆了口:“總算是夏想在官場上的領路人……”雖未承諾什麼,但也至少表明了不會反對的意向。
就讓夏想暗中長出一口氣,因為他為宋朝度推開了進局道路上的第一扇大門。
第二天上午,夏想接到了周鴻基的來電,說了幾句齊省的局勢之後,周鴻基話題一轉,半開玩笑半是認真地說道:“夏書記,什麼時候回魯市?京城之地可不宜久留,齊省需要你。”
夏想心中一動,莫非有了什麼變故不成?一想不對,齊省現在進入了短暫的平靜期,需要一個契機才能開啟局面,恐怕一兩週之內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但周鴻基的暗示,顯然不是隨口一說。
“還有一兩天辦完事情,事情一完,就即刻回去了。”夏想沒有細問,因為周鴻基並不明說,就表明了事態只是剛剛有了苗頭,並不嚴重,“有什麼事情,不急的話,等回去再說好了。”
“不急,不急。”周鴻基笑了一聲,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坐在向陽的辦公室中,目光落在窗外明媚而跳躍的陽光之上,周鴻基的臉上掛著一絲意味深長的微笑,他也知道,齊省眼下的局勢,缺少一個打破現狀的契機,他原以為僵局會最先從紀委打破,以雙規湯世誠作為突破口,而且他也一直在為之努力,卻沒想到,意外卻發生了……
也不知道夏想是不是知道這個意外,周鴻基沉思良久,決定還是不告訴夏想為好,因為他和夏想之間雖然眼下還處於暫時合作的階段,但畢竟分屬不同的陣營,而作為突破口的京城來客,正是他的陣營中人。
周鴻基站了起來,背起手,微微皺起了眉頭,也不知道接下來的齊省,會因為一個人的到來,而變成怎樣的局面,而他和夏想之間,還會不會繼續握手下去?
第1564章 誰的出手
夏想並不完全知道周鴻基所擔心的意外,因為他也猜不到衙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