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向夏書記靠攏也在意料之中。梁秋睿一直就和章市長關係不大好,他迫切需要和夏書記建立良好的關係,並且身為秘書長也必須和書記走近,完全可以理解。
但常公治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先替夏書記擋上一局,是何用意?范進很是不解,常公治人稱笑面虎,他和章國偉的關係雖然不太密切,但也說得過去,以范進的推測,常公治應該觀望一段時間表明立場才對,不想第一次書記辦公會,就旗幟鮮明地偏向了夏書記。
莫非有什麼隱情?
范進很清楚秦唐市的局勢,章國偉在市委坐大有幾年了,兩任書記都未能壓制住他,他也罕見地連任了市長,因此,章市長雖然只是市長,但在秦唐市,差不多有說一不二的權威。
不提市委常委中大半和章市長關係莫逆,就是各大局各個要害部門,半數以上是章市長的親信,章市長在秦唐市的權威,無人動搖。
就算夏書記有手腕有後臺,想在秦唐市動搖了章市長的根基,難如登天。他總不成把不聽話的人都換上一遍?因此,范進對夏想此來在秦唐市的前景,並不是十分看好。書記是一把手不假,但下面的人都不聽你的話,你樹立不起來權威,也是白搭。
還是那一句老話,發言權和職務有關係,但不是絕對的正比關係,還和你的個人魅力、威望和人脈緊密聯絡。夏書記初來秦唐市,根基不穩,誰冒然和他站在一起?萬一夏書記呆個一年半載就走了,豈不是落了空?
范進想了很多,目光又落在了任海風的身上。任海風和章國偉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夏想這個書記應該當得不會太舒服了,組織部長不一條心,在人事問題上,書記也會很束手束腳。畢竟許多基層幹部的任命,組織部要拿主要意見,書記不可能連科級幹部的任命也過問,就太沒有水平了。
……任海風開口了,如果只聽說他說話的腔調肯定不會以為他是一個高大威猛之人,因為他說話的口氣太溫和了,嗓音低沉,有點男中音的味道:“劉大牛同志更熟悉工商局的各項工作,他擔任辦公室主任多年,深得市局領導和同事們的信任,組織部認為,由他擔任副局長是合適的。”微微停頓了片刻,似乎是在斟酌詞語,接著才說,“公車私用的問題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我的意見是,光下發一個通知是不行的,還必須有切實的行動才能起到震憾作用。由市政府牽頭、市公安局配合的具體行動,落到了實處,才會有效果。”
不出意料,任海風是全面倒向章國偉的立場。
梁秋睿在在座的各位之中,排名最後,自然要最後一個發言,他輕輕咳嗽了一聲:“人事方面,我也是傾向張二馬同志擔任工商局副局長。劉大牛是學建築出身,正好城建局副局長空缺了,他去城建局很不錯,人盡其才。公車私用的問題,我第一時間請示了夏書記,根據夏書記的指示精神,會同紀委常書記進行了協商,我一開始的想法是由市委辦公廳會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發文,但一想力度不夠,這件事情還是由紀委出面比較好,名正言順,力度大。”
章國偉目光閃爍,看向梁秋睿時的眼神十分玩味。他和梁秋睿之間的關係本來就一般,因為梁秋睿一直和書記走得比較近,雖然不是說事事和他作對,但和他一直不對眼,互相看不上。他看不上樑秋睿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模樣,梁秋睿估計也看不起他粗獷豪放的性格。
官員也是人,不對眼的話,也很難有共同語言,就沒有可能達成共識。
現在看來,梁秋睿又迫不及待要全面倒向夏想了?可惜呀……章國偉暗暗搖頭,不無嘲諷地想,可惜梁秋睿最早倒向了方進江,結果一無所獲。後來又倒向了艾成文,艾成文還沒有接受他就走人了,真是一個悲劇人物。
書記辦公會一共五人參加,夏想沒有明確表態,不過幾人都清楚,梁秋睿的話多半就是夏書記的意見。范進、常公治的目光就同時看向了夏想,章國偉卻是抬頭望向了天花板,任海風低著頭,似乎在思索什麼重大而深刻的人生命題。
梁秋睿則一臉淺笑,充分表現出一個秘書長的耐心和涵養。
夏想知道,他來到秦唐市的第一次書記辦公會,必須要表態,第一次表態,意味著他對章國偉的兩次試探的正式回應,是強硬還是退讓,即刻見到分曉。
夏想沒讓大家久等,只微一遲疑就說出了一把手的結論:“紀委負責全市的公車私用的專項整治工作,工商局副局長的任命,上常委會討論。”
啊?章國偉差點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他以為夏書記有可能全盤否決他的兩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