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7部分

……

在和謝信才前往省委的途中,聽完夏想講述的一切,謝信才無奈地搖頭說道:“哪裡是恰逢其時?我是一頭撞上了。以齊省現在的情形,誰也不想現在在齊省多待一刻。”

謝信才說的是真心話,中組部的官員,向來是報喜不報憂,只等任命下發之後,他們威風八面地下去宣佈就行了,是一項輕鬆而又落人情的好差事。但眼下,齊省風雲動盪,人事鉅變,他身為中組部副部長,表態不合適,不表態也不合適,他是在錯誤的時間來到了正確的地點,何其無辜。

要不是是夏想的任命事宜,何必驚動他出京?謝信才自認倒黴,但心中還是找回了平衡,有夏想在齊省照應,相信不會讓他太難做了,說不定也是一個重大機遇也未可知。

到了省委,省委已經亂成了一團。

省長當眾宣佈辭職,並且事先未經中央批准,是國內政治生活之中的大事件,是齊省破天荒的第一次,也是國內官場之上的第一例,事情出在了齊省,齊省不亂就不正常了。

夏想一現身,就被數人圍在中間,七嘴八舌向他彙報事情的經過,其中不但有下級,還有同級的常委,就連堂堂的中組部副部長謝信才,也被擠到了一邊,此時,天下第一部的光環業已失效。

謝信才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饒有興趣地看著夏想,心中忽然閃過一個不該有的念頭,別說,夏想此時被眾人簇擁成為中心,他在齊省雖然只是省委副書記,卻有著和省長甚至省委書記並肩的威望,儼然已經是省委的核心,吳部長果然沒有看錯人,夏想可有大作為。

如果說孫習民是以省長高位主動請辭的第一人,那麼也可以說夏想是以副省級別卻能成為省委核心人物的第一人。

省委一干人已經全部從齊省人民大會堂撤離,在邱仁禮的主持下,緊急召開了常委會議。夏想的調令雖然已經生效,但在謝信才沒有正式宣佈之前,他可去可留,現今遇到了突發事件,他就必須再以省委副書記的身份,最後出席一次常委會了。

謝信才其實作為中組部副部長,又恰恰趕上了孫習民辭職一事,理應出席省委常委會,但他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在和夏想短暫商議之後,決定避嫌。說是避嫌,還是怕惹事上身。

夏想認同了謝信才的想法,不過還是提醒了一句:“謝部長,我建議您和吳部長通個電話,詳細地彙報一下齊省的事情。”

謝信才有點為難地說:“現在吳部長肯定正在開會,打擾他,不太好吧……”

夏想豈能不知謝信才置身事外的心思,又說:“如果吳部長從謝部長這裡詳細瞭解到了齊省事態的進展,並且反饋給中央領導,好讓中央領導做出更符合齊省現狀的決策,謝部長來齊省一趟就收穫更大了……”

謝信才在中組部多年,行事比較謹慎也可以理解,畢竟中組部不比其他部委,是事關天下幹部升遷的吏部,都要學會慎言慎行。慎言慎行久了,就讓人顯得十分官僚了。

人一官僚,考慮事情的出發點就是一切唯穩定為最大。穩定穩定,說難聽點,就是拆東牆補西牆,就是和稀泥。

夏想的話卻一下切中了謝信才的要害,他一下想通了什麼,又急切地笑了:“對,對,還是夏書記考慮得周全,我現在就向吳部長彙報一下。”

夏想微微一笑,邁步走進了會議室。

夏想出現在會議室的一刻,包括邱仁禮在內,所有人的目光一下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作為一名省委副書記,作為已經調離齊省的省委副書記,作為齊省的三號人物,在遭遇重大突發事件之時,卻被齊省一干常委視為僅次於邱仁禮的主心骨,不,甚至個別人認為,能解決孫習民事件者,唯夏想一人而已。

夏想在齊省一任,是非功過,無須評說。

不但眾人目光的齊齊射來,邱仁禮甚至還起身相迎。

邱仁禮一起身,包括孫習民在內,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盛大而榮耀的禮遇,全體省委領導的相迎,足以證明了夏想在齊省任上,一顆公心以及他始終堅持的原則,為他贏得了尊重。

時窮節乃現,危險出英雄。

夏想抱拳致意:“來遲一步,各位領導,抱歉,抱歉。”

夏想抱拳,眾人卻抱以熱烈的掌聲,歡迎的是夏想,歡送的也是夏想。掌聲之中,有期待,也有不捨。

只有秦侃目光陰沉,死死地盯著夏想穩健的步伐,他知道,事態演變成現在的樣子,他已經無路可退無處可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