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五堂市長出面陪同就不錯了,但讓人不解的是,不但五堂市長出面陪同,伍曉明也全程出面陪同了夏想的視察。人人都清楚伍曉明和艾成文之間的密切關係,伍曉明此舉,大有深意,等於是向外界傳遞了一個十分明顯的訊號——艾書記和夏市長之間的關係,密切程度超出了大家的預料。
難道說,在這一次的持久戰之中,艾書記要對夏市長支援到底了?
一邊是夏想在郎市全心全力地工作,引進投資,視察工作,一邊是古向國在省城足足有兩天未回,不少人心中的天平開始向夏想傾斜,然而,第三天,忽然從省城傳來兩個驚人的訊息,一好一壞,都和夏想有切身相關
第878章 蔓延,大火滔天
好訊息是,天澤市長到點了,省裡有意調夏想到天澤市擔任市長,與現在的常務副市長職務相比,等於是直接扶正了,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莫大的好事。
為官之人,都想擔任正職,誰也不願意為副手,況且夏想現在才擔任了不到一年的常務副市長,就能一步扶正,絕對是天下掉餡餅的好事。
雖然說天澤市和章程市並列為燕省兩大窮市,章程市在京城西南,天澤市在京城正北,但畢竟市長也是正職,一般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接受,認為是一次難得的提拔機會。
於夏想而言卻另有看法,他很清楚第三次放出要調他離開郎市的風聲,不僅僅是一次試探,而是極有可能動了真格,真有人想要搬開他了。
天澤市長不好當,是燕省所有市長的共識。因為天澤市山多草原多,唯獨地少,整個天澤市的發展定位是旅遊、資源、區位,說是好聽,實際上只有旅遊一條路可走,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工業和農業方面的優勢,甚至礦產資源也比不上章程市。
天澤市長出政績的少,基本幾屆市長都是50多歲過去,一直幹到退下,相當於站完最後一班崗。先不說風聲的放出是不是真心讓他去天澤市,就是真的一紙調令下來,他也清楚,目的不是為了提拔他,而是為了捧殺他。
如果說所謂的好訊息並沒有給夏想帶來任何期待的話,與好訊息同時傳出的壞訊息,就更讓他心中一驚,知道對方為了挪開他或者說扳到他,無所不用其極。
壞訊息是,前下馬區委書記白戰墨向省紀委提交了一份證據,證明當時有人色誘他上當,而誘惑他的女人的幕後主使正是他的政敵
誰不清楚當時和白戰墨不對付的人正是夏想。
兩條訊息猶如兩枚重榜炸彈,在郎市引起了軒然大波時機很敏感,不讓人懷疑背後的用心都難。
而處在風口浪尖之上的夏想,並沒有和眾人想象的一樣驚惶失措,而是依然閒庭信步,該主持工作就主持工作,該接見投資商就接見投資商,甚至還忙裡偷閒到郊外視察了楊威的觀光農業專案,並且提出了許多可行性的建議。
眾人就大惑不解,不管是哪一條訊息,只要有一條屬實,夏想升也好,貶也好,現在在郎市的所作所為都將沒有任何意義,他又何必不肯放手,還一直在為郎市的經濟建設殫精竭慮?
別人的不理解,夏想也沒有必要解釋,他的信念就是,他不能容忍古向國和冷質方聯手製造冤假錯案,不能容忍古向國再充當哦呢陳的保護傘,必須將古向國挪開,還郎市百姓一片清明。
只還清明還不夠,還要給郎市百姓真正帶來實惠。不管他是走是留,只要他還在郎市一天,就必須做好手頭的每一件工作,不能虎頭蛇尾。
就像在壩縣也好,在燕市也好,在安縣也好,在下馬區也好,他當年經手的專案,現在百分之八十以上還在贏利,而且還有越做越大的趨勢。夏想明白一點,政治鬥爭是必不可少的,官場就是名利場,較量在所難免。但較量是為了更好地發展經濟,而不僅僅是打敗對手,然後升官發財。
最重要的一點他也知道,想調他離開郎市,想舊事重提,讓白戰墨暗中黑他一把,不管是哪一種手段,都別想輕易地得逞。他不是沒有實力,也不是沒有手腕,對方只放出風聲而沒有采取實際行動,就說明了一點,對方沒有底氣,也沒有把握,否則也不會幹打雷不下雨了。
夏想就不理會對方的虛晃一槍,按步就班地做好手頭的工作,正好趁古向國不在,他大刀闊斧地推行自己的執政理念,小範圍調整了一些政策方針,並對佔住漆提出了一些無理的要求堅決回絕。
市政府在夏想的領導下,風氣為之一振,就連古向國最堅定的跟隨者邵丁也很少發表反對意見。
第二天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