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2部分

不管是哪一種理由促使他最終做出了放棄支援自己的決定,都讓夏想感覺到深深的失望,比失望更難言的,是一種被背叛的憤怒。

因為胡增周事先沒有給自己打過一個招呼,以自己和他之間的交情,事先通個氣既不是難事,也是人之常情。於公,自己畢竟也幫了他許多。於私,也算有過來往密切的過往。但胡增周絲毫沒有釋放出任何善意的舉動,也一點沒有希望得到他的諒解的姿態,彷彿就一副高高在上的市長的姿態,擺出的是冷冰冰的領導的面孔……夏想確實心痛了。

胡增周如果事先向他說明苦衷,哪怕只是打了一個電話,三言兩語安慰自己幾句,有了一個應有的姿態,自己也不會怪他什麼。在面對自身利益的重大抉擇面前,任何人都會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胡增周卻置他們之間曾經的交情於不顧,完全公事公辦地在關鍵時刻擺了自己一道,關鍵問題是,自己曾對胡增周非常用心,也想和他建立一種良好的合作關係。

做人不能有始無終,好的時候,談笑風生。不好的時候,翻臉無情。

夏想就對胡增周絲毫沒有任何善意的提醒,而心中難受。因為胡增周此舉,顯然是表明了態度,劃清了界限,根本不在意是不是留下一線,日後好再相見。由此可見,胡增周和自己之間,基本上已經一刀兩斷了。和陳風之間,就算不會處處作對,也會各說各話,各自為政。

胡增周太短見了……夏想心中一聲嘆息。

胡增周因為得到了京城後臺的許諾而將自己當成棄子,可以理解,畢竟自己還遠不夠強大,不入胡增周的眼也正常。但胡增周此時此刻卻棄陳風而遠去,真以為他已經站穩了根基,可以拋開陳風,在燕市的複雜局勢之中,自成一體?

第538章 夏想動手

當然,站在胡增周的角度考慮。他的做法也無可非議,他是市長,是政府一把手,但擔任市長以來,一直給人事事跟隨陳風的腳步的印象,作為整個燕市名正言順的二號人物,也確實顯得平庸一些。胡增周想要藉此次常委會陳風的威信大減之際,乘機擺脫陳風的陰影,在燕市明確地提出自己的執政理念,並且在政府班子推進自己的執政風格,所作所為也合乎常情,是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市長必走之路。

只不過胡增周處理得過於草率並且急促了,不但在自己任命的事情上沒有做好善後工作,又借陳風威信受損之機和陳風劃清界限,有落井下石的嫌疑,而且也會給人背信棄義的印象。

陳風此次拿何江華說事,是敲山震虎之舉,其中的老虎,也考慮了胡增周在內,可謂是非常高明的一石二鳥之計。既消弱了付先鋒一系,又給胡增周敲響了警鐘。

只是夏想左思右想考慮到了許多方面。唯一沒有想到的就是吳老爺子的出手為何雷聲大,雨點小,難道僅僅是因為邱老爺子的面子?還是因為吳老爺子老謀深算,想借打亂了燕市的勢力的平衡之時,在燕省或燕市安插吳家的勢力?雖然現在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吳家會有人空降到了燕省或燕市,但站在至高點向下俯視,有許多想法超出了夏想的視線之外。

也許因為下馬區的緣故,或是別的原因,一直不被吳家關注的燕市,就突然之間入了老爺子的法眼,想要在燕市伸伸手,擴大一下影響力?

夏想畢竟年輕,沒有登臨過高位,也沒有執掌過一大家族,他有才能有聰明,但還遠遠達不到吳老爺子一生浸淫官場之道的聲東擊西的深厚的智慧。

他還在琢磨,或許胡增周認為眼下是最佳的脫離陳風陰影的大好時機,但在他看來,卻是操之過急了。不過他也相信,胡增周並不會和付先鋒結成同盟,因為付先鋒未必看得上胡增周,同時,胡增周對太子黨也有根深蒂固的偏見,以夏想對他的瞭解,胡增周最大的可能就是在燕市儘可能地培植自己的勢力,借陳風和付先鋒鬥法之時,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起自己的圈子。

應該說胡增周的想法不錯。作為一市之長,他也有資本擁有最大的發言權。但讓夏想對胡增周的前景並不看好的是,付先鋒此次是借力打力,有投機取巧的嫌疑。胡增周應該也敏銳地發現了其中的玄機,並有意效仿付先鋒,想從中坐收漁翁之利,只是胡增周卻忘了一點,他是市長不假,但他既沒有陳風的強勢和政治智慧,又沒有付先鋒的背景和深沉,他的性格決定了就算有幾名常委團結在他身邊,也不會結成牢固的同盟!

胡增周最適合走的是中間路線,而不是獨立路線,他的性格和背景決定了一切。而他現在卻自以為時機成熟,就想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