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能給他們帶來長達一生的影響,對梅亭而言,讓她說什麼也要出國的小事,源自一個新來的同學。
美國同學。
本來剛開始新來的美國同學很有禮貌,不亂丟垃圾,不亂說話,該排隊的時候排隊,該說謝謝的時候說謝謝,顯示出了良好的修養和家教。
但沒過多久,他就變了,不但隨便插隊,還亂丟垃圾,也經常開口罵人。有一次就惹了梅亭,梅亭就指責他不如以前有禮貌了,變壞了,結果他卻振振有詞地說道:“我在美國就會很有禮貌,在你們中國就得隨便一些。因為你們中國人都這樣!”
就是這樣一句話,激發了梅亭的怒火,她和美國小男孩理論了一番,結果誰也沒有說服誰,最後她決定,說什麼也要到美國生活一段時間,就是要看美國是不是如小男孩炫耀的一樣美好。
聽了梅亭的故事,夏想感慨良久。也不怪美國男孩都看不起中國孩子,中國孩子不但體能弱,自理能力差,確實不太注重禮貌和日常行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除了吃好穿好之外,並不注重孩子素質和道德的培養,結果培養了一大批不具備基本道德的低能兒,除了會考分之外,一無是處。
古人云,德才兼備,品德第一,才學第二。古人認為,品德決定一個人的一切。而現在的教育只培養知識灌輸,不注重道德素質的教育,正是教育產業化的悲哀。
現在連日本和韓國的小學生都瞧不起中國的小學生,何況美國?
夏想將梅亭抱在自己的腿上:“亭亭,乾爸支援你去美國。”
“可是,可是媽媽不同意怎麼辦?”梅亭充滿敵意地看了梅曉琳一眼。
“沒關係,我負責說服媽媽。”
“可是。可是你如果說服不了媽媽怎麼辦?”
“沒關係,我級別比她高,可以命令她聽從我的話。”
“太好了,太好了,乾爸真好,乾爸萬歲!”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