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底的綜合實力再整體翻上一番——綜合實力不僅僅是資金實力,還有對市場的操縱力、影響力,以及對某一個行業的決定力。夏想的胃口很大,他要將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幾大行業全部掌控到自己手中,不允許一些無良的資本介入。
而於今日正式成立的軍事班底——雖成立,但和政治班底和經濟班底大不相同的是,從表面上講,軍事班底並不存在,但從象徵意義上講,軍事班底的重要性將會隨著他位置走高而逐漸凸顯——更為夏想今後的道路,掃清了最後一個障礙。
應該說,夏想以副部級的級別,已經擁有了龐大的政治班底和經濟班底,並且接手了老古經營幾十年的軍事力量,他不但是現階段絕無僅有的一人,也是建國以來升遷之路最獨特並且走得最紮實的一人。
夏想何其有幸,政治上有精明過人的吳老爺子扶他一程,經濟上有連若菡和李沁相助,軍事上有老古傾盡所有,將一生的心血拱手相送,他當知足矣。
其實夏想也清楚,老古之所以如此之早就將軍事力量託付與他,並非冒進,而是基於長遠的佈局,更是從國內迫切的政治格局之中得出的英明決定。從第三代到總書記的第四代,基本上都需要至少一屆的時間來完全成對軍隊的完全掌控,期間會失去許多對外強硬的良機。
國內的政治制度如此,想從根本上改變也不可能,既然如此,不如採取迂迴之策,讓夏想在沒有問鼎之前,就先在軍方建立一隻足夠支撐他對軍隊發號使令的力量。
儘管以夏想的級別,過早地插手軍方事務是大忌,但政治本來就是走鋼絲,想走平坦大道就不要從政了。況且老古的安排也很周密,大事上先由老古照應並且對外發號使令,一般事情可以由夏想直接做主,透過許冠華和趙明克傳達,等於是說,夏想從現在起,正式介入到軍方事務之中。
今日之事的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正式確立了夏想作為老古接替人的地位——本來許多人以為古老會將軍中力量交付到許冠華或趙明克手中,沒想到,卻交到了夏想手中,就讓許多人雖然接受,卻還有疑問,難道說,夏想真如古老所期望的一樣,終有一日會正式擔任軍委領導?
能擔任軍委副主席的非職業軍人,只有一人——就是各方認可的接替人——現在排名第一的軍委副主席正是關遠曲,夏想現在才是副部級,儘管年輕,但他就一定能走到最高人的位置?
……
夜晚的下馬河,在燈光照耀之下,猶如一條燈光的巨龍,蜿蜒多姿。夏想和老古在河畔,揮手送走了一人又一人,一次暗流湧動的盛會,在夜幕之中落下了帷幕。
等送走了所有人之後,夏想和老古也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夏想親自開車,老古坐在後面,享受著省委副書記開車的待遇。許冠華坐在副駕駛,趙明克在後座陪著老古。
車內一共四人,沒外人,全是老古最信任的人選。
“以後軍中的大事,就全交給你們三人了。”老古看了全神貫注正在開車的夏想一眼,“你開慢一點,不用急,你的時間還很充裕。”
老古一語雙關,夏想笑了:“我都覺得迫在眉睫了,哪裡還有充裕的時間?您老將這麼一個擔子壓在我的身上,我能不急?”
趙明克笑道:“夏書記,古老對你的愛護,讓我和冠華都嫉妒了。不過古老對你也是要求太嚴了,將這麼多手下託付給你,你哪裡照顧得過來?”
趙明克會說話,不說夏想接手了老古的勢力,卻說成夏想挑了擔子要照顧一干人等,不過趙明克說得也是事實,如果夏想問鼎,跟隨他的一干軍官,必將大受重用。
“有一件事情想請教一下夏書記……”趙明克的態度恭敬之中,有幾分熱切,更有試探。
“明克兄不必客氣,請講。”夏想對趙明克的印象不錯。
“夏書記怎麼看待南海的風波?”趙明克依然一臉淡笑,但很明顯,他的問題是投石問路。
“我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或者說,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我的理想是拿到諾貝爾和平獎。”夏想的回答似乎很大而空,但話題一轉,卻落到了實處,“但如果為了拿西方設立的和平獎而委曲求全,置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於不顧,也是喪權辱國的行為。”
夏想真心實意地說了一句:“想當年,下馬河河水滔天,我一馬當前搏擊風浪。如果有一日南海風浪滔天,我也會親臨戰場,為熱血男兒壯行”
“好”趙明克只低沉地回應了一聲,沒再多說,目光之中閃過熱烈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