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6部分

的決定挺大,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次宣傳的浪潮。如果燕省此時不站好隊,以後不會有好結果。

三人的目標一致,就是想充分利用葉石生耳根軟的特點,連哄帶騙,讓葉石生退縮,並且轉向支援他們。

只是崔向一聽說葉石生回來即刻召開了一個碰頭會。卻沒有通知他,就讓他心中一驚,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難道說葉石生會有第四種選擇?也就是他們商議半天也覺得以葉石生的性格,絕對不可能選擇更加堅定地推行產業結構調整的第四種可能!

第四種可能是付先鋒提出來的,崔向和馬霄卻一致認為不可能。葉石生並不是雷厲風行的人,他在燕省為官多年,已經養成了保守的習慣,因為離京城過近的緣故,燕省官員幾乎無一例外都謹小慎微,仰望京城鼻息。京城一有風吹草動,無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觀望。基本只要國家有任何政策出臺,最先嚴格執行的必定是燕省。

燕省,在古代號稱直隸,直隸的意思就是直屬京城。在清朝,直隸總督要比其他省份總督高上半級,位置極為重要。現在燕省雖然級別上不再高出別的省份一等,但政治上還是比任何省份都重要,作為唯一一個環繞京城的省份,燕省,是京城安全的最後屏障。

燕市也是國內所有省會中,離京城最近的一個。

因此,燕省的一舉一動都在京城的眼皮底下,所有燕省的大小官員,都對京城的動向格外放在心上,尤其是作為一省書記的葉石生,敢對國家日報的不點名批評不提心吊膽?根據他以往的性格推算,付先鋒提出了葉石生惱羞成怒之餘,反而更加堅定地支援產業結構調整的說法,被崔向和馬霄異口同聲表示沒有可能。

而且崔向還尋了個機會。和馬萬正私下裡接觸了一次。雖然談話不多,但馬萬正隱隱也流露出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憂慮,含蓄地說出因為葉石生性格缺陷,不足以支撐燕省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舉措。現今上層有了反對的聲音,葉石生估計會產生退讓的想法。

不過,馬萬正對馬霄的做法表示了不滿,不管如何,燕省日報事件就算能逼得葉石生一時手忙腳亂,等他回過神來,必定秋後算帳。

同時,馬萬正還暗示,夏想是個好同志,上層的政治鬥爭不應該涉及到他的身上。不管產業結構調整的前景如何,他不希望有人拿夏想的前途作文章。如果有人想將夏想如何,他第一個不答應。

崔向表面上沒說什麼,心裡卻知道這算是馬萬正的“君子協定”了,就是對事不對人,只針對產業結構調整,不針對夏想本人。崔向卻大為不解,夏想已經站在了馬萬正的對立面了,幫助宋朝度問鼎省長寶座,差不多已經和馬萬正背道而馳了,怎麼馬萬正還這麼維護夏想?夏想真有這麼好?

夏想憑什麼?還值得讓馬萬正——堂堂的常務副省長親口說出不許別人動他的話。他到底有什麼依仗?

崔向無可奈何又恨極了夏想,夏想越得到眾人的維護,就越是他最大的障礙,因為夏想的根基越穩,他想搬開夏想就越吃力,就越容易踢到鐵板之上。

付先鋒想利用連若菡整治夏想的辦法,到現在暫時還沒有眉目。因為連若菡在國外,對她的事情不好打聽清楚。不過聽說連若菡生了孩子,正在核實真假。付先鋒說,如果確實是連若菡生了孩子,就有可能是夏想的功勞。到時他只需要把事情向連若菡的父親一捅,再透過其他渠道傳到吳家老爺子的耳中,夏想必死無疑。

但願真是夏想的孩子,崔向甚至暗暗企盼。聽付先鋒的意思,吳家老爺子的能量自不用說,連若菡的親生父親吳才洋也是一個極有性格的人,而且手腕極高,他身為一省大員,怎麼會容忍自己的女兒沒名沒份地跟著夏想,還為他為了一個孩子?不勃然大怒才怪!

崔向做足了前期工作,這才信心滿滿地前來見葉石生,一見面,就被葉石生來了一手指桑罵槐。

明是罵麻秋工作失誤,暗中是罵他和馬霄背後的燕省日報事件。

崔向剛想開口解釋燕省日報事件,卻見錢錦松也在,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說道:“錦松也在?有事向葉書記彙報?”

錢錦松聽出了崔向的意思,他在場的話,不方便崔書記向葉書記彙報工作,就衝崔向微一點頭,又對葉石生說道:“葉書記,那我就先回去了……”

葉石生想了一想,也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等錢錦松走到門口的時候,他忽然又說了一句:“錦松,聽說森林公園的森林居飯店不錯,而且環境幽美,正好晚上有空,一起去坐坐如何?”

錢錦松微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