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4部分

家養老。卻突然之間,出現了產業結構調整的事端,在眾多推手以及上層壓力的共同推動下,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更讓人感到難以置信的是,他一向認為即使有試點城市推行產業結構調整,也難以成功,誰知短短兩個月時間裡,單城市和寶市相繼有了喜訊傳來,而且聽夏想所說,才僅僅是開端,後繼將會有一系列的措施推出,而且有可能會有更大的成功。

葉石生就突然生髮出一種時不我待的急迫感,就感覺自己這個省委書記對領導小組的關心太少了,如此能出政績的一個部門,竟然放任省政府班子全權掌握,真是天大的失職。

“夏想同志,你的工作很紮實,作風很穩健,應該提出表揚。”葉石生微一沉思,還是說道,“雖然領導小組是省政府在主導,但實際上還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共同關懷下才成長起來的,有什麼困難,也要及時向省委彙報,我對領導小組的工作進展,也一向是非常關心的。”

夏想豈能不明白葉石生的言外之意,忙恭敬地答道:“我會多向葉書記彙報工作的,我也一直覺得,領導小組在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領導下,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完成既定的目標。”

葉石生點點頭,沒有說話,只是目光投向了遠方,陷入了思索之中。

週一一上班,領導小組就有好事降臨——鑑於領導小組工作突出,省委省政府決定給予通報表揚——夏想笑了。表面上是表揚,是好事,實際上表明瞭葉石生的立場,他要收權了。

不過收權也不是壞事,既然崔向也能想方設法影響到葉石生的決定,夏想相信憑藉他的能力,也能做到和葉書記越走越近。畢竟葉書記對領導小組也是寄予厚望,大家的共同目的是相同的,葉書記要政績,夏想要成績。

夏想是非常樂觀葉石生對領導小組的支援的,葉石生其實和範睿恆不存在太大的矛盾衝突,範睿恆要接任書記,葉石生要往上走,只要二人求同存異,產業結構調整是二人共同的機會。但對崔向來說,形勢就不樂觀了。

產業結構調整如果獲得了成功,功勞是葉石生和範睿恆的,宋朝度也會藉此機會大露風頭,基本上沒崔向什麼事情,此消彼長,葉石生到點之後,不管升還是退,範睿恆基本都會順理成章接任書記,而省長人選,宋朝度因為在擔任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組長時的傑作表現,在上層眼中也增加不少分數。如果運作得當,宋朝度接任省長的呼聲一舉壓過崔向也不是沒有可能。

其他人都不足為慮,宋朝度最大的威脅還有馬萬正。馬萬正身為常務副省長,按照遞進的原則,他應該是第一候選人。不過官場上的事情,變數很大。夏想肯定,只要產業結構調整獲得成功——不需要大獲成功,只要單城市和寶市兩市完成既定目標,宋朝度的威望就會直逼馬萬正。

作為新興事物產業結構調整是挑戰,但也是最大的機遇。

和馬萬正相比,夏想自然更願意讓宋朝度接任省長。

週三,夏想就安排好手頭的工作,和邱緒緒一起,連同達富膠捲的負責人,一同飛往位於美國羅徹斯特的柯達總部。

落地之後,夏想先給連若菡通了電話,得知她現在一切正常,暫時還沒有要生的跡象,也就放了心。

夏想先和達富膠捲的人進行了溝通,本來柯達集團想要購買達富膠捲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出於保護國有品牌的考慮,達富不同意。

到了下榻的賓館,稍事休息之後,夏想就會同邱緒峰一起,和達富的人開了一個小型會議。

達富的負責人名叫常青松,是個副總,40多歲左右,據說早年留學於美國,精通英文和談判技巧。常青松人如其松,走路時昂首挺胸,格外精神,起碼在氣勢上不輸於人。

夏想也沒說廢話,開門見山地說道:“常總,你早年也在美國求學,應該對數碼產品以後的發展趨勢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依你說,膠捲相機的市場,還會長久嗎?”

常青松微微搖頭:“前景不太樂觀,但短時間還是主導,估計還有十年左右的生命期。數碼相機的優勢很明顯,但需要和電腦配合使用,目前國內的電腦還不算普及。”

“中國已經落後了世界許多,唯一不落後的就是電腦潮、數碼潮和網際網路。電腦的普及目前來說還遠遠比不上美國,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電腦就會走進尋常百姓家。正是因為電腦的普及,由此帶來的數碼產品和網際網路的應用,也會如潮水一樣成為大潮。我的想法是,答應柯達控股百分之四十的要求,我們的條件是,向柯達要10億美元的投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