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眾人坐定之後,楚子高忙前忙後,又是發煙,又是小意殷勤地問每個人的喜好,夏想看了出來,原來楚子高是買單的人,想想也對,李丁山好歹也是國家級報社駐燕省的記者站站長,高海是堂堂的市政府副秘書長,他兩個人吃飯,總會有人主動前來埋單。

李丁山和高海說說笑笑,說一些以前的趣事,夏想等人只有聽著,賈合自知身份,坐下之後就向楚子高搶過了水壺,負責給大家添水。楚子高也沒勉強,還向賈合投去感激地一笑,然後就和夏想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話。

酒過三巡,氣氛開始熱烈起來,高海也不避諱楚子高在場,端起酒杯敬了李丁山一杯,說道:“關鍵時刻還是老同學的關係牢靠,這一次扶正,多虧了老同學指點,好聽的話我就不多說了,盡在酒中。”說完,一飲而盡。

李丁山在市裡面還有關係?印象中,好像市裡和他關係最密切就是高海一人,否則也不會批個地皮也會拖上這麼久?夏想有些疑惑地看了李丁山一眼。

李丁山也爽快地喝了一杯,擺擺手說道:“高海你跟我還客氣什麼,見外了不是?你是身在局中,反而不如我旁觀者清。陳風上任以來,大刀闊斧地整理燕市的交通,現在打通了許多斷頭路,修路既然告一個段落,接下來要做什麼自然不難猜測,是房產,這也順應國家要大力發展房地產的大方向,所以……”

李丁山借上京城之際,在報社的高層的辦公室中,看到一份關於今後宣傳方向的高階別的內參,心中對國家政策自然有了底,再結合燕市的具體情況,還有宋朝度稍微透露一點省裡的工作重點,他開口指點高海幾句,高海順勢而上,寫成一份材料交給了陳風,結果陳風大加讚賞,力挺高海扶正。

儘管從1990年起,海南省的第一波房地產熱就已經過熱,導致發燒成病,到1995年,海南原有的5000家房地產商,活下來的不過200家。錢斷,人走,海南留下空置房455萬平方米,半拉子工程1631萬平方米,閒置土地23800公頃。小小海南不過六七百萬人口,爛尾樓卻佔到全國的十分之一。到1998年時,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積壓在海南的空置房、半拉子工程和閒置土地上的資金有430多億元(加上社會資金積壓總量達800多億元),房地產信貸不良率高達80%以上,至少5家信用社因為高利息吸收存款而破產倒閉。

夏想還記得燕省第一房地產大亨成達才,這個本是燕省一家報社的記者辭職下海之後,創立了龐大的商業帝國的傳奇人物,當年也因為投資失誤,導致大筆資金被積壓在海南,因為資金流的問題,差點引發連鎖反應,讓他的達才集團險些走到破產的邊緣。

燕省是內陸省,經濟比起沿海都省市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在1998年時,房地產熱才開始興起。實際上,從九十年代初,一直到後世的2010年,國內的房地產一直呈現一種不健康地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泡沫越吹越大,最終總有推倒多米諾骨牌的一天。

第30章 酒後吐真言

夏想清楚地記得,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後世,燕市的房地產開始迅猛發展起來,差不多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城中村的改造引發了大規模的建房熱,一個個新的小區在城中村撥地而起,房價也由兩千元左右一路高升到後世的四五千元,始終高出居民收入的十幾倍以上。第二階段是燕市提出了整個城市向東南發展的戰略,結果以成達才為首的房地產大軍全力進軍位於燕市的東南開發區,大量興建新興小區,結果直到十幾年之後,東南的發展還是不盡人意,偌大的開發區街道無比寬闊整潔,道路兩旁的花草樹木也欣欣向榮,但除了幾所高校和幾家不成氣候的工廠之外,整個開發區常住人口不足十萬,一眼望去,地廣人稀,呈現出國內城市少有的清靜、悠閒的舒適景象,成了戀愛、休閒和新手練車的最佳去處。

許多當時吹噓的無比美好的新興小區,閒置率都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安靜是安靜了,但住在這裡,買個菜吃個飯上個商場也要開上將近一個小時的車,生活不是一味地追求境界追求虛幻,而是實實在在的衣食住行的瑣碎小事,任誰也受不了在享受寂靜之外,有一種被城市的繁華所拋棄的孤獨感。

最後導致開發區的房產公司紛紛倒閉,甚至還引發了無數起物業糾紛,還有房證無法辦理的諸多問題。最後壓倒整個開發區房地產商的一根稻草卻是,新一屆省委省政府經過研究論證,燕市因為地勢的原因,向東南傾斜的發展策略不符合科學規律和時代發展觀,燕市應該向西北發展。結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