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6部分

斜,可以說是領導小組中的實權人物。

手中有財權又有政策,恐怕連市長見了,也要巴結三分。誰不知道國家部委裡一些關鍵部門的處長,掌握審批大權或是資源分配大權,別說各地市的書記和市長,一些副省長去了,也要以討好的口氣說話。

夏想從單獨的辦公室搬到一間四人的辦公室時,不由感慨萬千。

可以說,事情一直朝著他設想的方向進展,終於找到了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跳出了資訊處,來到務實的領導小組,級別沒變,工資沒漲,待遇沒降,但辦公環境卻降低了檔次。好歹當處長的時候,還有獨立辦公室,還有人端茶倒水。現在倒好。四人間的辦公室,聽說來的人處級不低,都想領導別人,不想被領導,好了,沒事找麻煩。

夏想只是調侃一下,其實平心而論,他對走進燕省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還是滿心歡喜的。畢竟從一開始聽到何副總理要來燕省視察,到他認定最後會是一個妥協的結果,就知道最終會成立一個類似的機構來解決試點城市的問題。如果領導小組應運而生,而他也從容從資訊處逃脫,崔向手再長,也伸不到領導小組來,否則,他都過不了範睿恆這一關。

範睿恆允許崔向在人事問題上指手畫腳,也能允許葉石生插手行政事務,畢竟人家是一把手,但絕對不會讓崔向也干涉政府事務。否則,他身為省委第一副書記和政府省長的權威將蕩然無存。

當然,夏想也不全是為了躲避崔向的打壓,才有意來到領導小組的。而是他確實看重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在以後的燕省的政治生活中。將會佔有越來越重的比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在單城市和寶市的產業結構調整成功之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試點城市加入,到時,領導小組的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而且,也會慢慢地吸引上層的目光。

再高的上層夏想不敢去想,只期望有何副總理的關注就足夠了。

產業結構調整是支點,夏想有理由相信他透過這個支點,能夠很好地帶動單城市和寶市搶先一步站在燕省所有地市的前面,在經濟上大邁進。在政治上大豐收,能為燕省其他地方帶一個好頭,能讓其他地市早日驚醒,能因此引發整個燕省產業結構調整的浪潮,從而讓燕省不再在第二次經濟浪潮中落後太多,夏想也就心滿意足了。

有時想想夏想也覺得自己有點過份了,明明才是處級幹部,操的卻是市長和省長的心,真要說出去,會讓別人笑話不自量力。但夏想還真是借勢造勢,完成了第一步也是最艱難的一步——從他邁進領導小組的一刻起,他就下定了決心,他要用領導小組這個支點,好好撬動燕省保守勢力的基礎,給他們一個經驗教訓。

同時,也要藉助領導小組這個巨大的跳板,在兩到三年時間之內,完成他政治生涯的一次飛躍。

而且他現在負責的方面,要經常和市委書記、市長打交道,站在他們的角度為他們出謀劃策,其實說白了就相當於提前進入市委書記和市長的狀態,進行一次實戰操練。

這就是夏想全力推動領導小組成立的初衷!

夏想是第一個到辦公室的人,他雖然當官時間也不短了,不過一直沒有什麼架子,就順手拿起工具打掃起衛生來。剛掃了幾下地,就被一個人從身後搶過了掃帚。

“夏哥,讓你親自掃地,我心裡過意不去。作為我幸福的締造者,我對你的敬意如滔滔洪水,連綿不絕……”

不用回頭夏想就知道,方格來了。

方進江一直想將方格安排到夏想身邊,可惜一直不湊巧,正好借領導小組成立的東風,方進江就找到了宋朝度,讓他無論如何也要將方格安排進來,而且還指定要安排在夏想身邊。宋朝度和方進江交情一般,但也知道他和夏想關係不錯。尤其是方格和夏想之間,親密無間,也就點頭答應下來。同時宋朝度也從側面瞭解到在夏想還在城中村改造小組時,鍾義平也是夏想的得力助手,就也將鍾義平調了過來,作為夏想的助手。

可以說,領導小組中,宋朝度最倚重的就是夏想了。

領導小組由宋朝度親自任組長,副組長都是各大廳局的一把手掛名,為了體現出省委省政府的重視程度,也是要做足表面文章給上面看,葉石生和範睿恆都一致認同,在辦公條件上要好上加好,待遇也要提高,除了正常的工資和獎金之外,還有崗位補貼,補貼之豐厚,相當於每個人都多拿了一份工資。

對於廳局級領導來說,不在乎多一份工資,但對於夏想以下的小組成員來說,也是一份很好的收入了。但據說儘管如此,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