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回?
可是郭老爺子卻一直搖頭,道,一個人一生,一命二運三風水四陰德五讀書,風水陰德之說只排三四之位,命為天命,運為福運,兩者不達,逆天而行,必遭反噬。你有一塊寶地,也需要有足夠的福緣去使用才行。
不然只會害了郭家。
郭乾坤也是能言善辯之人,他道,大丈夫當與天鬥,地鬥,人鬥,就算逆天而行,能與天博一個前程,豈不快哉?
經不起郭乾坤的軟磨硬泡,郭老爺子也終於動搖,哪個老人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龍成鳳?父子倆連夜兼途,趕到今杭州境內的天目山,按郭老爺子的說法,中華大地之龍脈,並非定在崑崙太行不動,真正整個九州大地的龍脈是移動的,龍氣遷移就意味著改朝換代,不然的話古今的朝代皇陵,哪一代的不是堪點到龍脈之上,卻沒有保留一個不朽的傳承?只是因為龍脈遷徙,氣數已盡。
天目山半山腰,有一個龍頭形狀的山塢,郭老爺子能一下就找到當時龍脈所在之地,是以為他早年尋龍點穴,訪遍名山大川,追著龍氣走,早已知道此處,可是他為何不堪點給他人?
正說明,人都是有私心的,權勢,誰人能真的看破,淡然處之?郭乾坤是有逼迫於他,但是他自己,也存有私心。
只是害怕反噬罷了。
他們在客棧裡住下,郭更臣對郭乾坤道,你晚上如此如此,其他的,為父自有打算。
當天晚上,郭乾坤就躺在天目山山腰那個龍嘴處,前半夜似乎風平lang靜,夜半三更到,忽然一陣陰風起,此處緩緩的走來兩“人”。
看到郭乾坤躺在那一動不動,其中一個對另一個道,“這個人怎麼可以死在這裡,這快寶地是閻王爺欽點給過二兩家的墳地,趕緊把他抬走。”
說罷,抬起郭乾坤就扔到了一邊。接著二人便化成一陣風,消失在夜色中。郭乾坤這才爬起來,背後已經被冷汗打溼一片,一路狂奔回到郭老爺子在的客棧,不敢隱瞞,把晚上發生的事都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
郭老爺子道,“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明天晚上你繼續躺在那個位置,渾身塗滿狗屎,他二人乃陰間黑白無常,最是懼怕汙穢之物,定不敢碰你,會當你的屍身已葬在此地,這樣一來,這塊寶地才能在陰間歸屬於我家。”
話說這過二兩,具體姓氏在我爺爺的筆記裡並沒有提起,卻是粗略的介紹了他,他並非是“過二兩”這個名字,而是祖上幾代都被老百姓這麼叫,“過二兩”已經成了這家人家主的稱號。此人家世代經商,也曾有人做過朝中大員,家境頗為殷實,有良田千頃。是當時有名的顯赫。
他家祖上有一規矩,凡是災民來糧倉買米,統統的多給二兩,當年中原連年大旱,他家糧倉多給出的二兩糧食,不知挽救多少條人命,正所謂十世行善,一世榮華,閻王感其善,所以才把這個風水寶地賜給他家,關於這個人,在我太爺爺筆記裡,我祖上另一個曾在晚清捐過秀才的先人在旁邊寫下這麼一行話。
為人行事,當三分佛心,七分良心,心存善念,方可不懼天命,不畏鬼神。須知人在做,天再看。
其他暫且不表,這郭乾坤照郭老爺子所說的做,果真於黑白無常手中騙的這快寶地,自然是飄飄然,就等郭老爺子駕鶴西去之後,葬於此,靠著陰德的護佑做人上之人,可是郭老爺子卻是終日愁眉不展,終於在彌留之際,把我的太爺爺叫到床前,交給他一本線裝的書,道:狗兒,你跟隨我郭家這麼多年,乾坤此次所博甚大,成則飛黃騰達,敗則家破人亡,這個是我畢生所學,你現在帶著它離去,他日若乾坤事成,念在這麼多年的追隨之情,必不會虧待於你,若是不成,把這個東西傳下去。我郭家祖傳的學問,不能在我這斷了根。
我太爺爺在郭老爺子床榻前磕了三個響頭,帶著那本線裝書離開了郭家。後面的事,也是我太爺爺在後來道聽途說所得,其中的事,信之則有,不信則無,畢竟風水命理這東西,本來就玄而又玄。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我太爺爺筆記上是這麼寫的。
後來郭老爺子在死的時候,囑託家人,屍身不入棺木,不著寸縷,遊街三圈,日上三杆而葬,下葬之後,全家上下全部躲入地下室中,不到七七四十九日,任何人不得出來。
郭老爺子有一個女兒,早已出嫁,夫家是當時一個官宦人家,郭乾坤遵從郭老爺子的遺囑要把他的屍身不著寸縷遊街下葬,可是他姐姐不依了,道:爹爹在活著的時候,也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你就這麼忍心他死後再這麼丟臉?光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