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鬥法之說?況且地藏王菩薩法身在這裡這麼多年,明顯都奈何不了那些陰兵,你家王祖師就能破的了這裡,不就是鬥法贏了?
道士嘆了口氣,終於臉上不是那種安詳的笑,而是換上了苦笑,道:“祖師若是能破了這裡的陰兵,那你們還能見著那千軍萬馬的氣勢?”
我想想也對,我們來時候不是還被陰兵們給追殺了麼,這說明這地藏王菩薩還有龍虎山的王天師都沒奈何的了他們,不然還能被我們給見著麼?這時候我又糊塗了,就對道士說:仙人,你把事情稍微有條理的說下,小子這腦袋都被你繞暈了。
“此地的屍煞之禍不知道源於什麼時候,唐代新羅國僧人金喬覺修行於九華山,佛家曰此人是地藏王轉世,後來他其實是坐化在了這裡,想用眾生念力破關,當年佛家昌盛道家淪喪,被認為是妖言惑眾,龍虎山當代祖師便與他打了個賭,賭破此地者必不是佛家之人,金喬覺法身在此,敦煌千年平靜,只是到了百年前,中國內憂外患屍橫遍野,死氣高於生氣,王祖師怕屍禍再起,之後便有了大陣,更有了那個被國人唾棄至今的王道士。”
“可是這跟我父親他們有什麼關係?”我實在是忍不住了,問了這個道士一句。
“當年的賭,誰也沒贏。並且那些陰兵活動也有規律了起來,一個死迴圈,是二十年,上一次,來這裡的是趙建國,也就是你的父親。”
我父親,他來這裡幹什麼?難道也是為了此地的屍禍?開玩笑,連地藏王菩薩都奈何不了的東西,他湊什麼熱鬧?
見我不吭聲,道士繼續道:趙建國說此地是一個局,九華山老和尚破不了,龍虎山天師也解不開。他能。
所以他讓我守在這裡二十年等一個趙三兩,我等。
“局?我父親沒有說什麼局?”
“不可說,說不得。”
“又是說不得,那我父親除了這個就沒有說別的?”
“有”
“說了什麼?”
“與虎謀皮,奪天命也需盡人事。”
五十章 我的推測以及三兩的話
這他孃的到底什麼跟什麼啊,這話像是我老爹趙建國那種粗人能說出來的麼?他走的時候我是小,是不懂事,可是他的狂野可是在趙家村人盡皆知的,不然會有趙狂人這個綽號?他會說出這麼文鄒鄒的話來?可是眼前這個道士,也沒有撒謊的必要啊,莫非我還真是看走眼了,我老爹還真是個文人墨客?
我就問道士,我老爹說要去破這裡的屍煞,他什麼人我清楚,別跟我說心繫天下蒼生的屁話,他不是什麼高人,難道是他吃飽了撐著的跑來玩的,還是這裡有什麼寶貝?
道士苦笑道:趙小施主,你不懂,你不知道你老爹在雨林山李忠志墓裡得到了什麼,更不知道那東西的含義,趙建國不想那麼做,可是不得不做,有些事,是由不得個人喜好的。當年他們一行人甘心涉險,扯進去容易出來難,現在你可以體會王祖師的苦心了吧,敦煌莫高窟牽扯的東西,遠遠超出了我們能理解的範疇。
我一聽就不樂意了,我對道士說我是不懂,也不知道我老爹在雨林山墓裡到底經歷了什麼,您老懂,可是你倒是告訴我啊。
道士道: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若是知道,就不會在這裡等你二十年。
後來我跟道士的談話就乏味可陳,也不知道能讀到這個故事的人是否能看明白事情的大概,因為我本身,就不是一個善於敘事的人,只能在這裡大概的梳理一下情節,這也是當時我的想法。
秦始皇陵跟這裡,都存在那種我們在沙漠裡遇到的陰兵,鳴沙山裡的雷音寺,其實是九華山地藏王菩薩的肉身葬地,世人廣為流傳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的本意,應該是不破除這裡的陰兵就不成佛。但是顯然,他失敗了。
之後便是百年前的龍虎山王道士,他應該也知道這兩地陰兵的存在,於是來到的敦煌,想用道教的天罡地煞大陣破除陰兵,這應該是他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然也不會在下龍虎山前就留下敦煌莫高窟王道士墓這幅對聯,可是道教勢微,他不得不破釜沉舟,想靠此鬥法鬥過佛家,為道教博幾百年氣運,但是王道士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對敦煌文化的損害是必然的,其中功過更無從說起。
再然後便是我父親趙建國,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會來這裡,推測為他在雨林山李忠志墓裡得到了關於這裡東西,其中又有什麼隱情逼迫他不得不來這裡破除陰兵,在出發之前,他遇到了這個對自己祖師相當崇拜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