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部分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黃金段,可能釋迦牟尼的舍利子被葬在了這裡。

任何事情都怕你想一個開始,之後就豁然開朗了!

雷音寺裡的那個道士!!!他的話至今為止在我看來,真假難辨,他告訴我他受趙建國的囑託等了我二十年,轉交我一句“與虎謀皮,聽天命還需盡人事”。

這句話我聽不懂是什麼意思,現在可以不去理解,最重要的是,他的屋子裡有一個一模一樣冷對眾生的地藏王菩薩法身,還有就是他的一句話“九華山的老和尚與他的王祖師的一個鬥法。互博佛道兩家百年氣運。”

王祖師就是王道士,九華山的老和尚是誰?!

唐代新羅國僧人金喬覺修行於九華山,佛家曰此人為地藏王轉世!

這是佛家佛陀中,唯一一個記載於史的,在中國的佛。這裡是一個修於中國的佛洞。這之間的聯絡呢?可想而知。

可是就算是這樣,我還是不敢肯定,說不得催著朱開華,道:別扯淡了,你管他是誰呢,反正不是你家親戚,接著看下一幅。

第二幅,是一個女子。不是背影,雖然壁畫上畫的人物比較抽象,還是可以看出她的風華絕代,當然,這是說身材,她的臉蛋兒上的彩繪,可能時間久了,相當的模糊,根本就看不真切。

但是,就這麼一個女人,一襲白衣,如天外飛仙。

在她的面前,跪了一個人,一個第一幅圖裡,開壇**的人,如來,或者是地藏王。

我驚道:草!這個女的是誰?!這麼大排場?!不管這個禿驢是如來還是地藏王,給她下跪?!

這次朱開華也看的著急了,理都不理我,直接看第三幅,我的手電也打過去。

第三幅圖,依舊是那個女人,還有那個和尚,只是這次,和尚沒有跪在地上,而是用手指著他旁邊的一個老頭,像是在跟那個風華絕代的女人在介紹。

這個老頭,一身道士打扮。

是誰?

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幾個當兵的看了好玩,我跟老朱對視一眼,都是震驚,佛道鬥法!

第四幅,跟第三幅差別不大,依舊是和尚,女人,只是這一次,換成了一箇中年人。

這個中年人,也是一個道士,和尚依舊在向女人熱烈的介紹他。

第五幅,和尚,女人,道士!

這次的道士,是一個孩子,估摸著十五六歲,個子不高,面無表情的站在那裡,任由和尚像介紹牲口一樣的介紹他。

第六幅,女人,和尚,和尚手中抱著一個嬰兒。

朱開華激動的聲音都變了,顫抖的問我:小三兩,你看到沒,除了最後這個嬰兒,其他的三個人,衣服都沒變?

我同樣目瞪口呆,麻木的點頭。

老朱再問:你想到了什麼沒?

我依舊點頭。

草他姥姥。返老還童?

返老還童的道士?

四張同樣的王道士的臉?

元方,你怎麼看?

連環畫二

除去第一幅圖,那個**的和尚,我們無法分辨那是地藏王還是如來佛之外,另外的四幅圖。包含的資訊就是,那個女人,和尚,還有四個道士。

請注意,是四個道士,三個服飾一樣,其中一個是嬰兒,沒穿衣服,我們可以理解為四個衣服一樣的道士。

這個一樣的衣服,是重點。還有就是道士。跟千佛洞相關的道士是誰?毫無疑問,敦煌的王道士。

由第一幅圖的老人,依次年輕下來,都最後,成為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我可不可以想象繪圖者索要表達的,這其實是一個返老還童的過程?

那個老人,中年人,年輕人,嬰兒,其實是一個人。

和尚在給女人下跪,按古時候的禮節來講,這個風華絕代的女人,是這個和尚的領導。

這四幅圖傳達出來的資訊,是這個和尚,在像女人引見,或者說介紹,這個道士返老還童的過程。

到這裡,還很零碎。抽絲剝繭來看,跟我們的見聞唯一有關的,就是那個返老還童的道士。

所以,現在回到我們所見的王道士上來。上一次,我們其實見了四個王道士,或者說四個王道士的臉。

雷音寺的第一個等我二十年的道士。

義莊棺材裡第二個被我們火燒的擁有道士的臉的乾屍。

被我二哥活活摔死的,乾屍和尚,這個和尚,其實一樣長了道士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