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成了些圓形的山包了。有時候路從這樣的山包正中穿過,這時地形稍高,我們可以看到這凹凸不平、佈滿碎石的平原齊齊伸展到8至10公里以外,形成一道平直的地平線。
有了路我們開得很快。
晚上我們在路邊宿營,第二天一早便離開這條路轉而向東,沿厄俄斯峽谷的南部邊緣和馬裡諾里斯峽谷群的底端盡頭走,傍晚便到了奧利姆的邊緣。地勢陡然下降,並且變得高低不平。
向北放眼看去,所見全是破碎的地面,都是由於下面空虛塌陷所致。
奧利姆是個盆地,比周圍平原低下去兩公里多,向北可以望到很遠很遠……大約40公里吧……都一無阻礙,而整個這一片都是起伏突兀、高低不平的,就像是巨人戰爭中雙方的交戰區。
看到這種景象,我的心往下一沉。地形亂得毫無規律可循,還有找到叛亂者藏身之所的一丁點希望嗎?但是從埃瑪棄車中找到的地圖給了我勇氣。
伊芙琳指引著我們沿著一道寬闊的斜坡駛下,來到混亂地域的邊緣地帶。
我發現每條短峽谷的底部相對而言都要平坦一些,雖然有時候從一條峽谷通往另一條峽谷的隘口又陡又窄,橫穿這個地段看來卻也不是毫不可能。
其他車輛也都跟著我們魚貫而下:綠色的金屬本身,透明的球形車頂,四個角上是四個大輪子。
陰影越來越濃,最後變成一片暮色,於是我們就在一條窄路上停了車,紮下帳篷。
伊芙琳說我們現在停車的地方又是一條路,通往一個廢舊供水站。不過我還是鑽進自己的行軍床,開啟了埃瑪的地圖。
奧利姆如此雜亂無章使我焦慮萬分,我希望看看它在地圖上怎麼樣,其中必有規律可循,這樣心中可以踏實一點。
奧利姆的南部邊緣一線共有3個供水站,都選在最易抽取古老的地下蓄水層中剩餘水分的地方。它們原本都是小小的住宅區,在生活上自給自足。它們把水泵上高坡,供應給忒色斯干旱的高地。其中有一個供水站很可能曾被用作逃往秘密藏身處的最後一站,因為要在混亂地域修建任何大型工程至少都要往返幾趟。伊芙琳領我們去的那個水站正是離地圖中心紅點最近的那個。
第二天下午我們到達供水站。它包括兩個塑膠暖房,如今已經倒坍埋在沙裡;還有5個用磚砌的小型地堡式建築。當時的人們用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把土和熱水和在一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