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比瘴藪瞬耍�墒竊諼冶硎疽藕叮�罄顯犢�倒�矗�換岫�溝每�500公里車趕回巴黎時,心細的領班變戲法似的給我端出一盤據說以邊角料做的“消防隊員的圍裙”,還免費贈送,讓我們飽了口福。 法國人還吃牛肝、牛尾、牛頭、牛舌頭、牛腦,甚至牛骨髓,反正和中國人一樣,除了牛毛什麼都吃了。法國人平常很少吃肥肉,菜量也小,但是牛頭這道菜例外,是大塊兒扒豬臉似的連皮肥牛頭肉,再配上半個牛舌,一塊牛腦,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兩斤肉,盤子放下後侍者還會祝你胃口好,他轉身走後,連飯量大的我都得費半天勁兒才能消滅掉。另一道菜叫牛骨髓,是將腕口粗的牛腿骨鋸成一段一段的,稍微煮一下,端上來吃剛好熟又未熔化的骨髓油,加一點大粒鹽,那可是油膩膩的香。 閒散之鄉 如果你什麼都不喜歡,只願意安靜坐著、聊聊天,或者在小巷中無目的地閒逛的話,也應該去法國。在巴黎大街上坐著都能出現寫作的靈感。 國內沿街遍佈餐館,法國沿街則多是咖啡店。咖啡店不僅賣咖啡,也賣各種飲料,還有小吃、三明治等簡單食品。也有的正式餐館將咖啡冠在名前,有的是地名,比如巴黎咖啡;有的是人名,比如皮埃爾咖啡。國內餐館多是封閉式的,雅座是包間,國內人近些年熱衷於脫離群眾,在沒有窗戶、通風又不好的包間吃飯,還得為此多付費用,我一直對此不以為然。如在法國,好座位都是靠窗戶的,裡面的看外面的,外面的看裡面的,桌子一個接一個排列,食客們要吃個氣氛,普天同慶,其樂融融。如果給你引進一個四壁無窗的小屋裡,侍者不僅不會多收錢,反而可能為此道歉,說實在沒有別的位置,只好請你坐這了! 巴黎沿街的咖啡店都是敞開式的,桌椅都從屋裡擺到街上,連冬天都這樣,只要有陽光的話。坐在陽光下,周圍一群閒散的食客,旁邊行色匆匆的路人,看著穿黑馬甲白圍裙的侍者忙進忙出,聞著咖啡飄香,那是不朽的巴黎風景! 有的作家喜歡咖啡館的氣氛,坐著聊著就激發起靈感,有的竟自帶紙筆,在咖啡館裡寫起來。我見到多個成名作家的告白,說自己喜歡在咖啡館寫作。法國人君子之交淡如水,不願意請朋友吃飯又想聯絡一下感情,就相約去喝杯咖啡,既省錢又省時間。作為商人,我也常約客戶去咖啡館,談一點枝節性問題,討論一個協議,儘管我本人並不太喜歡喝咖啡。事後想起來,生活在法國多年後,我喜歡吃法國菜,可以像法國人那樣,生吞牛肉餡加生雞蛋麵無懼色,空口吃羊乳酪就紅酒毫不含糊,這些都是讓大部分中國訪客看著就怕,聞著就躲的食物,但是始終對咖啡沒培養起興趣,有就喝,沒有也不想喝。不像我一些朋友,雖然不習慣法國菜,但喜歡法國咖啡,自己在家沒事就弄一杯喝。他們還將咖啡爐買回國,用咖啡豆研磨,那樣味道更香。 沒事在法國城市大街上閒逛也是個樂趣。在城市多樣化這點上其他歐洲國家沒法和法國相比。巴黎就不用說了,外國遊客不見得都喜歡法國人,但是沒有人不喜歡巴黎。外國人對巴黎的描寫甚至超過法國人,我們見到的精彩的描寫基本上出自法國以外國家的人。這不難理解,比較出差別,遠方的來客對異國情調往往會有獨特的觀察力。 但是法國人卻會說,法國不僅是巴黎。到諾曼底的小村走走,你會看到白色的房屋,上面釘滿深棕色的板條,有北歐的建築風格。這也難怪,1000能不去法國嗎年前這裡就是北歐海盜橫行,和法國人的祖先割地講和的地方,自然有北歐的遺風。法國東北部歐洲議會所在地的斯特拉斯堡則號稱是“歐洲的十字路口”,位於法德邊境。這個城市歷史上多次易手,一段時期歸法國,一段時期歸德國,也就演繹出許多愛國主義的故事。法國作家都德那篇催人淚下的《最後一課》,就是以這個地區、這段歷史故事為背景的。那一帶北部的阿爾薩斯酒路是一條180公里的道路,彎彎曲曲穿過一個一個制酒的村落,遊客可以開著車,一家一家地訪問小酒館,品嚐當地的美酒佳餚。 法國南部的格拉斯是個中國人還沒有注意到的城市,這可是法國香水之鄉。溫和的氣候、肥沃的土壤使這個南方地中海小城一年四季鮮花盛開,夏初開玫瑰,秋天開茉莉,漫步街頭,兩邊都是香水商店,到處飄著花香。 這裡不僅產花,還產嗅覺靈敏的“神鼻子”,一個經過嚴格訓練的格拉斯人的鼻子可以分辨出幾百種香水的味道。而生產1公斤香精需要4000公斤的鮮花,所以在法國,香水和“神鼻子”都是貴重物品。 法國好玩的地方太多,誘惑力太大,不能不去法國! 你可以找出10個不去美國的理由,我們對美國太熟悉了,也太陌生了。但是你找不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