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放學以後,楊瀾見爸爸媽媽還沒有回來,就決定自己到菜市場裡去買菜,然後等爸爸媽媽回來給父母一個驚喜。
走進菜市場,有一列長長的隊伍吸引了楊瀾的注意,他們在排隊買什麼呢?楊瀾快速地走上前去,很有禮貌地問排在最後的一個阿姨:“阿姨,請問您,前面賣的是什麼呀?”
那阿姨回頭一看,是一個小姑娘,穿著很樸素、很乾淨,一看就讓人喜歡,正撲閃著大眼睛盯著自己。這阿姨很和藹地對楊瀾說:“這裡賣的是嫩豆腐。”
楊瀾不明白了,怎麼豆腐還有嫩和老的區別的呢?就繼續問:“哦,豆腐還有老和嫩的區別啊,怎麼這麼多人排隊呢?”
阿姨笑了,說:“小姑娘,平時不來買菜吧?我們平時吃的都是老豆腐,滷汁用的多,豆腐就硬,嫩豆腐滷汁用的少,所以就嫩了。今天好不容易碰到一次嫩豆腐,所以大家就都想買一塊回去。”
楊瀾一聽阿姨這樣介紹,就樂了,因為她知道父母都喜歡吃豆腐,雖然自己不喜歡,但為了讓爸爸媽媽高興,楊瀾還是決定今天就買這嫩豆腐了。
楊瀾一邊想象著爸爸媽媽見到飯桌上有嫩豆腐時開心的笑容,一邊想著爸爸會不會誇獎說:“瀾瀾真是好樣的。”就這樣,楊瀾排在隊伍裡,耐心地等著。
終於輪到楊瀾了。沒有買菜經驗的楊瀾只會把錢遞給售貨員阿姨,卻不知道表達自己的需求。第一次獨自買菜還是讓楊瀾感覺到一點膽怯。
這時候,售貨員因為後面排隊人多,楊瀾又不說話,有點不耐煩了,大聲問楊瀾:“你要買幾斤?”楊瀾小聲地說,“阿姨…我就買一斤!”售貨員不耐煩地又加了一句:“給我半斤糧票。”
楊瀾懵了,楊瀾不明白買菜要什麼糧票啊。就吞吞吐吐地說:“阿姨,買豆腐還要糧票啊?……豆腐……豆腐不是菜嗎?”售貨員不耐煩了,又不想耽誤自己的時間,就大聲的對著楊瀾吼了一聲,“你怎麼什麼也不懂?豆腐是豆子做的,豆子不是糧食嗎?糧食做的豆腐就要糧票,沒糧票買什麼豆腐呀!”說完後手一揮,開始招呼後面的顧客。
望著售貨員阿姨那冷漠的神情,楊瀾只好走出了商店,淚水忍不住流了出來。不知道那時候楊瀾會不會想起賣火柴的小女孩。
楊瀾是個堅強的孩子,第一次的採購經歷讓楊瀾到今天提起的時候還不好意思,像講笑話一樣經常講述著。那天楊瀾回到家,覺得很傷心也很委屈,她覺得一個大人是不應該那樣對一個小女孩那樣說話的。
回到家,天已經黑了,爸爸媽媽已經回來了。楊瀾把買“嫩豆腐”的經過跟父母說了,提出一個問題,我“與人為善”,別人卻並不“與我為善”,我怎麼辦呢?媽媽知道楊瀾心裡有了結,這個結對於大人來說可能無所謂,但對於孩子來說,就必須要解開,不然就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裡流下或多或少的陰影,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
於是,媽媽很耐心的對楊瀾說:“瀾瀾啊,你知道嗎?人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關鍵是看你怎麼樣來看待。正確的看待一件事情,會讓自己的心靈更加純淨,錯誤的理解一件事情,卻只會讓自己的心靈在不知不覺中扭曲。”
楊瀾點點頭,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有懂。楊瀾不說話,只是看著媽媽。
媽媽說:“你現在還不懂,不過大了自然就會懂了。今天的事情,你現在先不要生氣了,好嗎?”
楊瀾點點頭說:“我不生氣了,就是覺得委屈,現在好多了。”
媽媽說:“我就知道,我們的瀾瀾是好樣的。以後你經歷得多了,就會做好這些事情的。”楊瀾的媽媽沒有去評價售貨員阿姨對楊瀾的態度是好還是不好,而是先安慰了楊瀾,並對楊瀾說,“其實,我們都是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失敗裡成熟的,你經歷了這樣的一次,下回你再去的時候,就知道該帶什麼,不用帶什麼,遇到事情也知道怎麼來處理了。其實這是好事啊。不經歷事情我們的小瀾瀾怎麼長大呢?”
豆腐事件裡的善良天性(2)
楊瀾明白了一點,就說:“我不生氣了,我下次去的時候帶著糧票就是了。”媽媽笑著說:“這就對了,我知道你下次去一定可以買回來的。至於售貨員阿姨的態度不好,我想我們在不瞭解原因的時候是不能責備一個人的,比如她可能是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兒了?或者是該下班了,後面還有那麼多的顧客沒有買到嫩豆腐心裡著急呢。你說呢?”
“媽媽,我明白了,我不去怪她。也怨我,當時沒有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