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問下一位,“聽雨,你對整件事情有何看法?”
葉聽雨肅然應道:“啟稟門主,屬下斗膽評議幾句,行動計劃的構想完美合理,而且精心佈置,勢在必得。然而愈是自然完美,執行的難度越大,不允許有一絲偏差。或許這就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而那位叫凌雲的弟子,能在最重要的那一刻,出現在最關鍵的位置,如此巧合,彷彿冥冥中上天的安排,不得不令屬下感慨萬分。”
“其實,當時屬下隱藏在暗處,用神識密切注視著局勢的發展。當凌雲這位弟子趟入其中,失神落魄的那一刻,屬下是有能力,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令其暈厥。但秉承門主的旨意,屬下沒有那樣估,任由事態發展,以致行動徹底失敗。”
葉聽雨是整個行動的設計策劃者,用全域性的視野審視大局,並計較一得一失。
水若蘭明眸一亮,對其中一個小插曲特別感好奇,饒有興趣問道:“哦,那位凌雲弟子為何會失魂落魄?”
“據屬下觀察,凌雲對靜嫻的生死極為擔憂,兩人之間似乎存在一種難以言表的情感。可惜的是,當時凌雲心志不堅,膽小退縮,沒有衝動地加入戰團。否則行動的結果將是另一番風景。”
葉聽雨略一沉思,陷入當時情景,彷彿凌雲的躊躇不定,也是她的猶豫不決,也是對她的考驗。或許那一瞬間沒有出手,錯過最佳偷襲時機,也曾令她懊悔不已。
“原來如此,是天意?還是人意?而這一切又和那位叫凌雲的弟子有關,唉!”
水若蘭輕嘆一聲,有這個結果既不滿意,也不失望,只是心中對凌雲的好奇與日俱增,更加關注,希望他的成長髮展全都掌控在手心。
“你們覺得這次狩獵行動總結大會要如何開,要如何獎懲?”
想到這裡,水若蘭表情微斂,一縷淡淡威嚴油然而發,令三人心中一凜。
“屬下認為,按照行動前張榜公示的獎罰原則來執行即可。按照捕獲的妖獸數量,八十小隊仍是狩獵行動第一名,第二名則是七十七小隊,第三名是四十五小隊。”
“不過,七十七小隊的凌雲在狩獵行動中,無視行動守則,未經允許擅自脫離團隊,獨自行動,應當受到嚴懲,並取消七十七小隊第二名資格。如此一來,第二名由第三名順位而上,而第三名則由第四名,二十一小隊補上。”
袁曼玉乃“戒律堂”堂主,自然清楚各種賞罰標準,隨口說來,句句在理。她向在執法如山,眼睛裡最容不得砂粒,對凌雲這種自由散漫,放蕩不羈,喜歡挑戰門規的刺頭,是無法接受的,恨不得殺雞儆猴。
聞言,水若蘭蛾眉微蹙,顯然不甚滿意,於是把目光落在葉聽雨身上,淡淡問道:“聽雨,你認為呢,說說自己的看法?“
心領神會,知道小姐想把凌雲納入執法弟子的行列,於是葉聽雨稍抬螓道,柔聲應道:“這位凌雲弟子在狩獵行動中私自脫離團隊,按照門規理應受罰。”
說到這裡,見小姐蛾眉又蹙了一下,葉聽雨更是心如明鏡,大膽說道:“不過,他見義勇為,通風報信,顯得才機智敏,實是難得的人才。而且他這一舉動挽救了八十小隊,以至於沒有一個隊員喪命,這是一功,如不予以表彰,定會挫傷弟子們的正義感和積極性。”
“所以屬下認為,應當把凌雲這種優秀品德大加褒獎,讓每一位弟子向他學習,形成一種美好的氛圍,加深對‘落星門’的認同感,進而產生歸宿感,誠心誠意融入宗門。”
“如要達到這個效果,屬下建議立即提拔凌雲為執法隊員,作為正義的榜樣。”
袁曼玉對凌雲的印象向來極差,聞言,忍不住出言反對:“不行,像凌雲這樣桀驁不馴的弟子怎能混入執法弟子的行列,即使他有功,功過相抵,口頭表彰一下既可,何必小提大作。”
水若蘭略顯詫異地問道:“曼玉,怎麼啦,那小子惹你生氣啦?”
袁曼玉見小姐關心,心中怒氣漸平,對自己沒來由的怒氣感到驚奇,軟聲應道:“沒有,我是就事論事。”
“我覺得聽雨分析不錯,很有大將風度,站在宗門至高利益的高度看待問題,對於個人的得失並不在意。”
見袁曼玉怨氣漸消,水若蘭不再顧慮她的感受,立刻肯定葉聽雨的建議,侃侃而談。
“我想,此次狩獵行動轟轟烈烈開始,慘慘淡淡收場,對宗門聲譽收效甚微,甚至起到負面作用。所以即使凌雲個人有這樣那樣的小缺點,只要他不是陰險卑劣的小人,我們就要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