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6部分

加入聯盟,卻不在聯盟中任職,這就消除了大家的疑慮。如果聯盟的管理層是從劉書達、蔡旭舟這些人中間產生出來的,大家互相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那麼聯盟對大家的威脅就不復存在了。

可是……

“那……秦總,您這樣做,對你們材料公司有什麼好處呢?”終於有人忍不住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

金塘化工材料集團公司早就有海外業務,而且做得風生水起,根本不需要金塘這塊牌子,甚至可以說扯上這塊牌子還會對它有所連累。在這種情況下,秦海倡議成立金塘化工聯盟,讓材料集團加入,卻又不要領導權,這就只能用雷鋒精神來解釋了。可秦海分明是個商人,不是一個慈善家,以往幫助大家做做技術改造,已經算是助人為樂了,這一次的事情,難道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大家都是久在商場上混的,見慣了商場上的爾虞我詐,對於這種大公無私的事情,多少都存著一些懷疑。

秦海笑了,他擺擺手,說道:“大家放心吧,我提出這個建議,沒有什麼壞心。至於說對我們材料公司有什麼好處,我只能這樣說,有商言商,沒有好處的事情,我們是不會去做的。”

“哈哈,那是肯定的。”蔡旭舟最先反應過來了,既然秦海不願意說,那肯定有不願意說的道理,自已這些人再追問下去,就有些不識時務了。大秦集團的規模遠遠大於他們這些企業的總和,擔心秦海對他們有什麼陰謀,屬於太小家子氣的想法了。

“秦總做事,一向都是深謀遠慮的,咱們這些土包子能看懂什麼?就說兩年前秦總讓咱們治理汙染,咱們不也不理解嗎?現在回頭看,誰不說秦總英明?這一次的事情,大家也不用多猜疑了。秦總,我在這裡表個態,這個聯盟,我們萬發公司第一個報名參加,對了,希望大家都能選我老蔡當個副主席什麼的,主席肯定得請市裡的領導來擔任,大家說是不是啊?”蔡旭舟煽情地向眾人說道。(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四章 產業公地

秦海發起金塘化工聯盟的事情,當然不是單純地為了做好事。他倒並不拒絕為金塘市的這些同行們做一些事情,但要說事無鉅細都替別人考慮周全,他可沒有這麼多的閒情。

他希望金塘的化工企業能夠聯合起來走向國際市場,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既然大秦集團已經把金塘當成搞化工高分子材料的基地,那麼金塘就不能只有大秦集團一枝獨秀,而是應當有眾多的企業共同發展,形成一個有利於產業持續發展的環境,用形象化的語言來說,就是要形成一片“產業公地”。

一家企業要發展,除了自身的資源之外,還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企業所在地的各種公共資源,這些資源包括協作關係、供應鏈、人才、公共知識等等。

縱觀全球,無論是早期的伯明翰、芝加哥,還是現代的矽谷、珠三角、長三角,都表現出很強的產業集聚的特徵。同一類的企業在這些地區建立,成功的可能性要遠遠高於建在其他的地區。

例如在後世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帶,出現過許多燈具、廚具、鞋類等專業縣或者專業鎮,在這些地方,往往一條街上全都是銷售相關配件、提供各種服務的廠商,形成了完整的協作鏈條。此外,還有各種專業人員雲集於此,一個投資者如果想進入這個產業,只要隨便貼一張招聘啟事,就能夠在很短時間內招滿從總經理到一線操作工的所有人才。

這樣一種由眾多企業相互影響而形成的產業環境,不屬任何一家企業私有,因此可以被稱為“產業公地”。產業公地不是真實的土地,但卻是產業茁壯成長的重要基礎。

美國曾經擁有強大的製造業,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後。製造業開始向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等地轉移,到新世紀初,許多產業已經嚴重衰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總統提出了重振製造業的口號,動靜不小,但收效緩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適合於製造業成長的“產業公地”已經衰退了,缺乏發展製造業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提出重振製造業,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秦海沒有系統地學習過產業組織方面的理論,說不了什麼大道理,但他從自己的親身實踐中認識到了產業公地的意義。他希望金塘能夠成為整個國家化工產業最為發達的地區,形成一塊有助於化工材料產業發展的公地。而要做到這一點,僅僅依靠大秦集團是不夠的,需要有眾多其他的企業共同努力。

出於這樣的考慮。秦海對金塘的其他化工企業一直都給予了很多的關注,也交代化工材料集團的負責人寧默、夏揚傑等重視對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