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好的條件,如果誰還說不夠,那真是良心被狗吃了。”聶森說道。
在安河材料學院的領導和學者正忙著安排有關石墨烯的後續研究工作之時,遠隔千里之外的日本的一家企業裡,也有一群人在神情嚴肅地討論著這個話題。
這是一家名叫新冢的大型化工企業,其規模在日本的化工行業排名前三,也是全球主要的富勒烯、碳奈米管等碳素材料的生產巨頭。早在聶森開始著手研究石墨烯之前,新冢化工就已經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試圖開發出這種理論上存在的二維碳素材料。也是造化弄人,就在他們剛剛看到一線曙光的時候,一篇論文讓他們的心涼了半截:中國人搶先完成了石墨烯的發現,而且掌握了兩種工業製備石墨烯的方法。
技術總監吉田源在看到這篇論文後的第一時間,就找到了董事長花谷三郎,向他報告了這個可怕的訊息。(未完待續……)
第六百四十三章 必須搶到先手
“這是真的?”
花谷三郎看著吉田源交給他的雜誌,黑著臉問道。
“我想……應該是真的。”吉田源低頭應道。Science上都已經登了,再要說是假冒的,可就真是玩笑開大了。不過,當著董事長的面,吉田源還是選擇了一個略有餘地的回答,畢竟在這件事情裡,自己是有短處的。
“為什麼會被中國人搶到了先手?你不是說過我們會是石墨烯的第一個發現者嗎?”花谷三郎把雜誌甩到桌上,怒氣衝衝地質問道。
有關石墨烯這種材料的預言,最早可以追溯到1947年。到1987年的時候,Graphene這個詞已經被創造出來,用以指代具有單層結構的石墨片,也就是石墨烯。在此前後的若干年中,有不少科學家和化工材料企業都曾經做過製備石墨烯的嘗試,不過新冢化工是其中最為努力的。
由於石墨烯是否真的存在還有許多爭議,因此大多數的學者並沒有在這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尤其是很難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援,研究進展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新冢化工的吉田源是個石墨烯的狂熱信徒,他堅信這種二維結構的材料是可以存在的。他成功地說服了花谷三郎,使新冢化工能夠持續多年在這個領域裡投入數額巨大的資金。
正因為知道其他的同行沒有這樣好的條件來進行石墨烯的研究,因此吉田源一直向花谷三郎保證,說只要石墨烯是真正存在的,那麼新冢化工一定會是全球第一個發現這種材料的機構,並且擁有關於石墨烯的最關鍵的專利技術。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想的。如果沒有秦海這樣一個妖孽出現,或許吉田源的預言就能夠成真了。
秦海比吉田源強的地方,在於他擁有一隻先知先覺的金手指,能夠指出一個正確的方向,再加上足夠的資金支援,這才使得安河材料學院能夠在新冢化工之前摘下了石墨烯這顆明珠。當然。聶森付出的努力,也是石墨烯研究能夠如此快取得成果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吉田源由於沒有意識到競爭者的存在,所以在研發方面有些鬆懈,這才讓聶森鑽了空子。
看到聶森在文章裡提出用機械剝離法獲得了最初的石墨烯碎屑,吉田源幾乎有一種想暴走的**。他擁有的裝置比聶森要先進得多,設計的實驗方案也比聶森要複雜得多,卻沒想到被聶森搶了先。這真是有點陰溝裡翻船的感覺了。
“我們一直在實驗採用碳化矽外延生長的方法制備石墨烯,事實上,我們已經非常接近成功了。中國人採用的方法是一種偶然,他們其實是在用膠帶清理石墨碎屑的時候,幸運地獲得了一些單層的石墨片……”吉田源訥訥地向花谷三郎解釋道。
“可是他們還研究出了兩種工業製備的方法,這又如何解釋呢?”花谷三郎指著雜誌上的文字問道。
“這個……”吉田源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了。在他的心裡,恨不得把聶森的祖宗八輩都拉出來問候一遍,有誰聽說過在釋出一種材料的時候。同時提出兩種工業製備方法的?這不是存心把別人的路都堵上嗎?
按科學研究的一般規律,一種材料會首先在實驗室裡被製備出來。在這個時候,科學家就會寫文章宣佈這種材料的存在。隨後,全世界對此感興趣的科學家和企業會開始關注這種材料,開展有關工業製備的研究。如果照著這樣的程式,那麼即使是聶森先發現了石墨烯,吉田源也能夠憑藉自己的豐富經驗以及新冢化工的強大實力。迅速完成工業製備工藝的開發,使新冢化工率先獲得工業化生產石墨烯的技術。
誰料想,聶森根本就沒有按照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