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話了。你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咱們就是隨便聊聊天,聽說冀老說,你在他那裡聊天的時候,不是挺放鬆的嗎?”
“那……那我就斗膽說一些淺見了。”秦海說道。他原本想說在冀老那裡聊天和在首長面前不一樣,細一想,似乎也找不出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冀老雖然是退下來的領導,但畢竟也是能夠影響決策的,自己敢在冀老面前暢所欲言,在首長面前又有什麼必要隱瞞呢?
想到此,秦海略略地準備了幾分鐘,然後坐正身子,說道:“既然首長要考我,那我就說說我的看法吧。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首長批評。”
“嗯,你說吧。”首長點了點頭,在面前攤開一本便箋紙,又拿出了一支鉛筆,準備隨時寫下一些想法。首長的秘書給秦海送上一杯茶水。然後也坐在旁邊,攤開筆記本,詳細的記錄工作是要由他來完成的。
“我的彙報準備分為三個部分。”秦海定住心神,用平靜的語氣說道:“第一,材料工業的地位;第二,材料工業發展的特點;第三,我國在材料產業發展方面的政策取向。您看這些內容行嗎?”
“很好。”首長微笑著答道,“你儘管按你的想法說,這裡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首先。我想簡單介紹一下材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問題……”
秦海開始侃侃而談,一開始的時候,他還多少有些緊張,但講著講著,就進入了狀態,全然忘記了眼前這位聽眾的地位。他原本也不是體制內的人,對於官場裡的等級秩序一向看得很淡,即便是在首長面前。他也沒有那種誠惶誠恐的感覺,只知道對方是一位能夠對國家的材料工業發展產生影響的人。而他則希望用自己的觀念去影響這位決策者。
“在未來20年內,中國將會迎來一個材料需求井噴的時期。我們要建10萬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上萬公里的高速鐵路,幾十億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和商業樓面,這些建設需要用到數以億噸計算的鋼材、水泥以及數量同樣龐大的玻璃、建築陶瓷、鋁合金和高分子材料。這些材料的需求,只能依靠擴大國內的產能來滿足。如果要靠國外來提供,那麼就會受制於人,這是非常被動的。”秦海說道。
“這兩三年,國內的鋼材和水泥產能提升很快,我看過計委提供的報告。全國的鋼鐵產能已經達到1。5億噸了,你認為這算不算產能過剩了?”首長插話道。
秦海堅定地搖了搖頭,說道:“還差得遠呢。以我們集團的測算,如果國家經濟發展上不出現什麼特殊情況,按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05年,國內的鋼材需求將達到4億噸以上,現有的1。5億噸產能,距離滿足這個需求還有2。5億噸以上的缺口。”
“怎麼,你也認為2005年國內有4億噸鋼材的需求量?”首長看著秦海問道。
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行業,首長對於這個行業自然是非常關注的。機械部、計委、社會科學院等機構都曾經做過鋼材供求方面的分析和預測,秦海說的2005年鋼材需求將達到4億噸以上的說法,首長也曾經看到過。不過,大多數的機構都對4億噸這個數字不屑一顧,他們最大膽的預測也僅限在2億噸以內,按照這個數字,目前國內的鋼鐵行業發展速度就顯得過快了。
聽到秦海居然支援4億噸的說法,首長感覺有些驚訝。他雖然此前只與秦海有過一次正面接觸,但平時所聽到的有關秦海的情況卻是很多的,也知道秦海不是信口開河的人。如果秦海認為未來每年有4億噸鋼材的需求,那麼就意味著國家在鋼鐵產業發展方面的許多相關政策都有重新評估的必要了。
90年代中期的中國,正處於經濟起飛的前夜,國有企業在接受前所未有的大調整,民營資本剛剛擺脫舊體制的籓籬,正在大膽地湧入各個領域。住房制度改革剛剛啟動,除非是最具有想象力的人,否則誰也預見不到幾年後就會出現的房地產發展的狂潮。當人們站在2015年向後回顧的時候,會對這20年中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震驚。而在1996年的這個時間節點上,即便是首長這樣睿智的長者,也不敢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有太高的估計。
正如首長此前向秦海發問的那樣,對於這幾年國內鋼鐵產業的發展,大多數人是持擔憂態度的。他們擔心鋼鐵產能增長過高,未來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產能的嚴重過剩將會導致鋼材價格的暴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而秦海的觀點卻與大家相反,他認為當前的中國在鋼鐵產業發展方面步子太慢,缺乏足夠的遠見,這將會拖整個經濟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