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領域來向他化緣,這也算是一種投其所好吧。
90年代初的中國教育,可謂是風雨飄搖。由於各地財政力量有限,教育經費的投入遠遠無法滿足教育的需求,各地能夠保障教師工資足夠發放就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要想維修校舍、添置教具。簡直就是痴心妄想。
由於待遇低、工作條件艱苦,許多有能力的教師都紛紛跳槽,高校畢業生也不願意進學校當老師,導致整個教育事業面臨著巨大的危機。為了留住教師,也為了改善教育條件,各地教育部門不得不想方設法自己掙錢。於是,把學校場地租借給商業公司以收取租金者有之,舉辦各種補習班創收者有之。重點學校明碼標價招收未上線考生者有之……這就是在後世被廣為詬病的所謂“教育產業化”。
今天的金塘,連搞教育產業化的條件都沒有。因為整體經濟不景氣,百姓手裡沒有太多的錢,學校想搞什麼高收費也找不著物件。在這樣的情況下,金塘的中小學教育會是什麼一副景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朱奕臣的介紹。還是讓秦海感到震驚了。據朱奕臣提供的資料,金塘下屬各區縣的農村中小學,居然有一半的校舍屬於危房,但卻無錢維護,數萬學生就這樣年復一年地坐在這些危房之中上課。
“饒市長。這些都是真的?”秦海轉頭看著饒榮根,對他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