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首詞: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且不論該詞的意境、格律如何,領袖對曹操的懷念、敬仰之情還是洋溢於字裡行間的。看:一代雄傑毛澤東都不滿意羅貫中對曹操形象的歪曲,主張替曹操翻案,可見我們的老曹同志冤到什麼份上了!

得益於偉大領袖的照應,在那個不論古人今人都不能倖免被批的不講理的年代,曹丞相能安然無恙,全仗著老人家那首詩在那裡撐著,老曹同志比萬代師表孔聖人幸運多了。

對於歷史人物的冤情,一位文壇泰斗也有過此類不忿:

“現在我們再看歷史,在歷史上的記載和論斷有時也是極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為通常我們曉得,某朝的年代長一點,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點,其中差不多沒有好人。”

為什麼呢?因為年代長了,做史的是本朝人,當然恭維本朝的人物了,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別朝的人,便很自由地貶斥其異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記載上半個好人也沒有。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頗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後一朝人說壞話的公例。

這位文壇泰斗進一步指出:“其實,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這位要與老曹同志翻案的文壇泰斗,就是以民族的靈魂醫生而著稱的魯迅先生。

看來想為曹丞相翻案的大有人在。

本人絕沒有替曹操翻案的意思,只是想公正的送給大家一個真實的曹操、一個鮮活的曹操,是非曲直大家耐心讀完本文再做結論。趁空趕緊做點自我介紹:筆者姓孫,就是子子孫孫中的那個孫字,與齊天大聖孫悟空同姓,只不過那個老孫比我這個老孫本事大多了,人家一個跟斗就是十萬八千里,還會七十二般變化,著實令我這個老孫羨慕。

閒話少說,看俺老孫煮好香爛的狗肉,掛起羊頭的招牌,把曹丞相風流韻事細細道來,尋求人民詆譭曹操的箇中因由,各位權把拙文當酒餚,慢慢地品來。有道是:

千古風流詩一首;

黃沙淹盡王侯。

萬家燈火卻依舊。

殘陽鋪綠野,

愁月照荒丘。

南來北飛滄桑雁,

見證白雲悠悠。

日出日落信天游。

長歌蕩今古,

愛恨一曲收。

——《寄調臨江仙》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瞞出道 (2)

二十歲前的曹操實在沒什麼值得顯擺的。

歷來不管哪朝哪代給自己的開國領袖臉上搽粉抹油向來不惜筆墨,奉魏晉為正溯的《三國志•魏書》裡對自己的太祖卻是寥寥幾筆:

“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注意:小孩子“機警”是好事,但要是有人誇你的孩子“有權數”就不一定是好話了;

這裡的“任俠”也未必是褒獎,反正絕對不是郭靖郭大俠那個俠字;

“放蕩”倒是寫的明明白白的;至於“不治行業”,說穿了就是不務正業,所以“世人”也就是老百姓也就沒把這孩子看成什麼天生神童。

很敬佩古時的史家,要是在現代,估計他在那個被稱為“浩劫”的十來年裡也難說活過去。

說太祖小時好話的據史載倒是有兩三個人:

南陽名士何顒分析過曹操:“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還有一個叫許劭(字子將)的名士,他這樣對曹操說:“你這個人呀,如果在太平時代,可能成為能臣;要是在亂世,你就是奸雄。”老曹聽了這褒貶難分的話哈哈大笑起來。至於這大笑是得意還是不屑?曹操至死沒有曝光心裡的真話,老孫不好替老曹妄定。(原話是: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要是有人這麼評價今人的不管哪位,我想應該都與太祖的反映差不了多少,有人誇咱有本事,咱可能不至於大笑,心裡還不格外得意?

另一個地位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