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過於巧合。
對於袁紹來說,曲義的加盟,更加堅定了他奪取冀州的信心,他很快就發揚破鼓亂人捶、牆倒眾人推的社會公德,將兵馬推進到延津一線,伺機發動對冀州的爭奪戰。
現在韓馥馬上就要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一時間,韓馥頓覺眼前的生存空間變得那麼狹窄,狹窄得令人窒息。
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韓馥必須立即決斷,有了!放棄武力,以退為進,出讓冀州,放任多方勢力在冀州的土地上拼個你死我活。
你們不是一群餓狼嗎?那我就先讓你們自己撕咬上一架,待到你們元氣大傷之際,我再出面收拾殘局,此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計。妙棋啊!
主意已經拿定,尚未來得及行動,袁紹的說客就來到了韓馥的府上。在韓馥面前,他們你一言我一語,推心置腹地剖析了韓馥現在的窘境,頌揚袁紹的偉大,認為只要韓馥將冀州拱手相讓,就必然得到一個讓賢的美名。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韓馥毫不遲疑地將冀州刺史的印綬交給了袁紹,倒落了個順水人情。
韓馥的這一義舉,著實傷害了冀州文武官員的自尊。他們紛紛要求韓馥收回成命,都督從事程奐、趙浮等將官則請纓出戰,要與袁紹一決雌雄。
在他們眼中,漢末紛爭已經成為無法避免的現實,實力就是最好的生存屏障,袁紹居然趁冀州孤弱無援之時,用友情做交易,實是趁火打劫,可惡之極!
“區區袁紹,只要冀州精銳一出,不出十日,定然潰不成軍,刺史又何必惶恐?您完全可以高枕無憂啊!”
韓馥的良苦用心,他們實在是無法捉摸,在一片埋怨韓馥固執己見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