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樹林後面幾碼遠的地方,在軍用通訊車裡偷聽談話內容。第二天,我自己設法聽到了德國人記錄的亨茨格和魏剛將軍談話的部分錄音。
魏剛對於法國的失敗主義情緒、最後投降和與英國決裂都負有重大責任,但是他至少在抗拒德國的許多要求這一點上,曾作過不屈不撓的努力。這是應該記載下來的。在德國人提出的條件中,最惡毒的一條就是強迫法國把法國本土和海外屬地上的反納粹的德國流亡人士全部交給希特勒帝國。魏剛認為,從法國尊重避難權的傳統來看,這樣做是可恥的。但是當第二天討論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傲慢自大的凱特爾一點也不肯取消這個要求。他大聲說道,“德國的流亡者是最大的戰爭販子”,他們已經“背叛了自己的人民”,必須“不惜任何犧牲”把他們移交出來。法國對於這樣一條也沒有提出抗議:凡是與別國聯合對德國作戰的法國人,被捕以後將按法國義勇軍處理——就是說,立即槍決。這其實是指戴高樂說的,他已經開始在英國組織一支自由法國軍隊了。魏剛和凱特爾都知道,這一條條款是對於戰爭基本法規的粗暴違反。條款中還有這樣一條:所有戰俘都將被拘留到簽訂和約為止,對於這樣一段文字,法國方面也沒有提出異議。魏剛肯定地認為,英國在3 個星期之內將被戰敗,到那個時候,法國戰俘即可釋放了。這樣一來,他就使15O萬法國人在戰俘營中呆了5 年。
停戰條約中最難處理的是法國海軍問題。在法國將要崩潰的時候,丘吉爾曾經表示,法國如果把海軍開到英國來,過去不單獨媾和的諾言就可取消。希特勒決心不讓這件事情實現。他在6 月'745'18 日對墨索里尼說,他充分認識到,這將大大加強英國的力量。由於此事關係重大,他不得不對這個被打敗了的敵人作一些讓步,或者至少給一點保證。停戰協定規定,法國艦隊必須復員、解除武裝並把艦隻停泊在本國港口廢置不用。對這個行動的報酬是:德國政府對法國政府莊嚴地宣佈,它無意使用在德國監督下的港口所停泊的法國艦隊來為自己作戰。而且,德國政府還莊嚴而明確地宣佈,在簽訂和約的時候,他們無意對法國艦隊提出任何要求。正如希特勒的幾乎全部諾言一樣,這個諾言也是要違背的。
最後,希特勒給法國政府一塊未佔領區,它在法國的南部和東南部,表面上可以自由治理,這是一種狡猾的手段。這不僅可以從地理上和行政上分裂法國,還可以使法國流亡政府難以成立,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並且可以打消在波爾多的政治家們想把政府遷往北非的任何計劃——這個計劃幾乎得到成功,結果卻失敗了,破壞它的不是德國人,而是法國失敗主義者:貝當、魏剛、賴伐爾及其支持者。還有,希待勒明白,目前在波爾多控制法國政府的這批人是法蘭西民主的敵人,可以期望這些人與他合作,幫助他在歐洲建立納粹新秩序。
但是,在貢比臬舉行停戰會談的第二天,法國代表還在繼續拖延和爭論。拖延的原因之一是,亨茨格堅持說,魏剛並沒有給他簽字的權力,而只是給他一項命令——在法國,誰也不肯負這個責任。最後,下午6 時半,凱特爾發出了最後通牒。法國必須在1 小時之內接受或者拒絕德國的停戰條件。在這1 小時之內,法國政府屈服了。
1940年6 月22日下午6 時50分,亨茨格和凱特爾在停戰協定上籤了字。我曾從臥車上秘密的麥克風裡聽到這最後一幕的情況。這位法國將軍在簽字以前,以顫抖的聲調說,他想發表一項個人宣告。在他說話的時候,我曾用法文記下他的話。
我宣佈,法國政府已經命令我在這些停戰條款上簽字……法國由於武力所迫,不得不停止與盟國並肩作戰。它認為,加在自己身上的條件是苛刻的。法國有權希望在未來的談判中,德國能表現出容許兩個相鄰的大國在和平中共同生活和工作的精神。
'746' 簽訂和約的那些談判,永遠也不會舉行。但是不久,隨著對法國統治的日漸殘酷,隨著對卑躬屈膝的貝當政府的壓力日益增加,納粹第三帝國表現的是怎樣的精神已很清楚了。法國現在已經註定要成為德國的屬國,貝當、魏剛、賴伐爾顯然已看到這一點——並且也己接受了這一點。當代表們從停戰談判的車廂裡出來乘車離開的時候,開始下起靠靠的細雨。在森林裡的一條路上,人們可以看見有成群結隊的難民。他們拖著疲憊的步伐,在回家的路途上走著。還有騎著腳踏車的,有坐在大車上的,有幾個運氣好的坐在舊卡車上。我走到空場上。一群德軍工兵正起勁地叫著,開始移動那輛老臥車。
“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