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也是極端困難的,要是他想後退的話,那末,他在歐洲,在本國人民當中,尤其重要的是在他的將領當中,勢必威信掃地,其結果就將置他於死地。張伯倫對希特勒的要什麼就給什麼這種執迷不悟的態度,他的伯希特斯加登和戈德斯堡之行,還有最後那一次決定命運的慕尼黑之行,挽救了希特勒,使他有了下臺的梯子,把他在歐洲、在德國、在軍隊中的威信,提高到幾個星期以前還無法想像的程度,這一切也把第三帝國同西方民主國家和俄國相抗衡的力量提高到無可估量的程度。
對法國來說,慕尼黑是一場大災禍。實在不懂的是,為什麼巴黎當時居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法國在歐洲的軍事地位毀了。如果德國完全動員起來的話,法國的軍隊決不及德國軍隊的半數以上,因為德國的人口幾乎比它多一倍;法國的軍火主產能力也比德國為小;由於這兩個原因,法國煞費苦心地在東歐即在德國——還有義大利——的側翼同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等較小的國家建立了同盟,這些國家加在一起的軍事潛力也抵得上一個大國。部署在堅固的山地工事中的35個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捷克師,牽制著比這個數目還要大的德國軍隊,現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