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人傳統法規。整部法律的核心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認為如果所有人都做到這一點,則社會和國家根本不需要立法和刑罰。對中世紀的歷史背景來說,這部法典閃耀著非常人性的光芒。
在跟丹麥人的作戰中,阿爾弗雷德改革了徵兵的辦法,開始為國家設定常備軍,並訓練了一支非常優秀的騎兵團隊,這支騎兵部隊是可以世襲的,後來這個部隊的成員成為對英國社會影響很大的騎士階層。
大帝得空還組織編撰了一部“盎格魯…薩克遜編年史”;提倡科學,重視教育,經常請學者到宮中講學,等於是開辦了最早的宮廷學校。完善了“賢人會議”這個政治協商的體系,這也是英國議會的基礎。
總之,既然是“大帝”,其文治武功肯定是一時描述不完的。應該說,如果沒有阿爾弗雷德大帝,英格蘭這個國家可能就不存在了。
原來說過,好皇帝經常扎堆,阿爾弗雷德之後,維京人也出了個千古一帝,統治英格蘭、丹麥、挪威,將海盜帝國帶上巔峰,那就是克努特大帝!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老大的英帝國(十)(1)
阿爾弗雷德大帝抑制了維京人對英格蘭的入侵,丹麥人縮在島上的一隅過著韜光養晦的日子。此時的前後300年間,維京人正是史上最風光的一段黃金歲月,所以牛人輩出,群星閃耀。這一篇,我們說說丹麥的歷史。
在日德蘭半島的中部,有個叫耶林的小城市,耶林市教堂門口,立著一大一小兩塊石頭,這實際上是兩個墓碑,一塊是一個叫哈拉爾的王為他的父母立的,自然是歌功頌德的:“哈拉爾國王下令為紀念父親高姆和母親翠拉而立此碑。哈拉爾征服了整個丹麥和挪威,並使丹麥人成為基督教徒。”另一塊,則是高姆國王為王后翠拉立的墓碑。在這塊墓碑上,第一次出現了“丹麥”這個美麗的名字。去丹麥旅遊,這兩塊石頭肯定沒有美人魚的雕塑出名,可它們卻是丹麥立國的標誌,對丹麥人來說,不管祖先是不是海盜,早年的名聲有多不好,至少在公元900年左右,丹麥人已經擁有了自己正式的家園,成型的國家和疆域領土。所以這兩塊石頭對丹麥人的意義是很重大的,而高姆國王也被大致認為是丹麥的開國之君。今天的故事,從他的兒子哈拉爾開始。
哈拉爾有個綽號叫藍芽王,傳說他有一顆牙是藍色的(這比較玄妙,不知道用什麼整容方式搞出來的,懷疑是吃海鮮過敏的),而現在很“in”的無線通訊系統之所以會叫做“藍芽”也是緣於這位丹麥國王。哈拉爾接高姆之位執掌了海盜帝國,並征服部分的挪威和日德蘭半島附近的大小島嶼,轄領著北海大片的土地。此時的歐洲,德國和法國都正在成型,這些安定下來的日耳曼人每每想平靜生活就會受到北海寒風的騷擾。丹麥海盜呼嘯而來,帶著大量“丹麥金”(受海盜騷擾的國家花錢買平安)歡呼而去的畫面,讓整個歐洲上下非常煩躁。好在歐洲最高的管理層——基督教會發現了問題的本質,那就是,這些野蠻的北方人不信耶穌!相信奧丁神,自然渾不畏死,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成就自己,戰鬥成為人生最高的修煉;而如果相信耶穌,則北海就應該普照愛和寬容的光澤,順從忍耐,所以,在應對海盜方面,歐洲教會一邊花錢消災,一邊在北海海盜核心區推廣基督教,想從根本上化解海盜的暴戾之氣。
哈拉爾登基後,丹麥的基督教算是“草色遙看近卻無”,這時,羅馬教廷派來了一個叫波波的主教。主教認為,擒賊擒王,如果藍芽自己能受洗成為基督徒,則丹麥的傳教工作定能事半功倍。於是他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對藍芽的遊說上。波波主教告訴藍芽,上帝的力量是超出想象的,為了展示基督的神蹟,他要求將一塊燒紅的鐵放在自己手上。在哈拉爾的目瞪口呆中,波波主教的手託著這塊燒紅的鐵居然毫髮無傷,完好無損。波波雖然是主教,但也不是上帝,不過是血肉之軀,能演出這樣一場魔術,當然是有自己的辦法。好在目的達到了,藍芽立時為耶穌的力量征服,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並帶領很多丹麥人加入了基督教。從這時起,耶穌取代奧丁,成為丹麥人之主。
哈拉爾早年也延續海盜的傳統,以武裝搶劫為國家主要生產力。隨著他加入基督教,考慮問題也越來越全面。他發現,每次出去辦搶劫業務,國內幾乎都是一座空城,如果鄰居的那些新興的國家想打壞念頭,很容易端掉海盜的老巢,而且,作為一個正經國家,總靠搶劫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哈拉爾決定,應該把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國內建設,而適當控制對外搶劫的頻率和規模。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