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一路勢如破竹的威廉一世意外墮馬,居然很快就死了。這位蓋世的英豪一生的命運猶如一部傳奇,比任何一部大片還跌宕奇異。他改變了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歷史,如果上帝沒有驟然收回他的幸運,不知道他還會做出什麼驚人的事情來。

“征服者威廉”登陸英格蘭,建立了帶有濃郁法國風格的諾曼底王朝。威廉一世雖然是英王,但他死前最鬧心的事是自己在法國的諾曼底領土,與法王作戰,也是為了保留這片故土。離奇地死於墮馬,對久經沙場的老戰士威廉來說,這種死法相當丟人,不得不懷疑這是上帝的故意安排。尤其是據傳說,他下葬時棺材尺寸不合,為了把他已經發脹的屍體塞進棺材,工作人員用力過猛,屍體竟然炸了!可以想象,那氣味肯定不會讓人愉快。

作為旅遊手冊,我們要特別介紹倫敦旅遊的必到景點——倫敦塔,在英國人的眼中,似乎倫敦塔跟咱國的故宮地位相當,代表著王權的輝煌歷史和一些詭異的、散發著腐朽氣味的皇家密事。倫敦塔就是威廉一世進入倫敦後花了二十年修建起來的,一個外地人入主倫敦,不但害死了一個優秀的本土國王,還鳩佔鵲巢,名不正言不順,自然全英格蘭的人都是敵人,所以威廉到達後第一件事肯定是修個碉堡保衛自己的安全。

倫敦塔中心的白塔又叫諾曼底塔,就是當年威廉一世的王宮,後來時局稍定,他感到總躲在碉堡很不威風,就搬家到威斯敏斯特宮去了。後來的英國人以白塔為中心又建了好些城堡,這個碉堡群成為倫敦一個重要中心。既是一座堅固的軍事堡壘,又是華麗宮殿,內部還配備了天文臺、監獄、教堂、刑場、動物園、小碼頭等設施,但是最出名的還是監獄和斷頭臺,我們以後的故事中會提到很多大腕都在這裡被監禁、折磨或是處決,整個倫敦塔的印象如同倫敦的天氣一樣陰森冰冷。在倫敦市建碉堡並沒有讓老威廉覺得安全,於是他還在倫敦的外圍建造一條碉堡鏈,一個接一個的城堡環伺倫敦,相互呼應,防備森嚴以保衛自己來之不易的英國王權,而最大的那座城郊堡壘就成為後來英國皇室的行宮,著名的溫莎堡。

老威廉有四個兒子:長子羅伯特,接受了諾曼底的土地,成為新的諾曼公爵;二兒子也有一塊封地;三兒子威廉二世繼位為新的英王;四兒子沒有爵位也沒有帝位,只好給他一大筆錢。看起來,似乎分得還算公平,只是,其中的三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燈。老威廉是死於對法王的戰鬥,起因是諾曼底的國土,而跟法王勾結在一起跟自己作對的,就是自己的大兒子羅伯特。

老大的英帝國(十三)(2)

威廉二世繼位登基後,羅伯特繼續跟自己弟弟為難。他經常派人到風雨飄搖、人心不穩的英格蘭挑撥離間,挑唆英國人反對威廉二世。所以威廉二世的帝王生涯十分動盪鬱悶,他的外號叫“紅臉王”,赤色面龐,脾氣暴躁,對自己哥哥的行為自然火冒三丈。從上臺開始,紅臉王就一邊*英國的內亂,一邊還親自到諾曼底去跟自己大哥打架,這幕諾曼底的兄弟鬥毆持續了七年,好在,發生了一件大事,讓諾曼底公爵羅伯特找到了比對付自己弟弟更有價值的生活。

這件大事就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了!這場被譽為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宗教性軍事行動是怎麼開始的呢?教皇發起的!他告訴西歐所有教眾:基督教的聖地耶路撒冷被穆斯林佔領了,必須奪回來!這是教皇的說法,對於基督教來說,在歐洲取得的統治地位讓他們的理想更大,而全世界最富庶、最肥沃、文明最深遠的地區成為*教區,這讓教皇常常睡不著,所以教會要東征;而根據我們已知的西歐歷史,西歐人骨子裡有個根深蒂固的概念,那就是如果手頭緊,GDP增長緩慢,西歐人第一時間考慮的絕對不是發展生產,而是找個有錢的地方武裝搶劫,西歐的戰爭幾乎都是這樣發生的。聽說教皇要組織到富饒的中東一帶打劫,那肯定踴躍報名啊,於是,貴族們加入了;當時西歐貴族的繼承製規定,長子繼承一切,其他的兒子什麼也撈不著,日子很窘迫,這批人都是騎士,還數量眾多,既沒有工作又不願意打工擺地攤,骨子裡就是喜歡打劫這項高等業務,這樣一來,騎士們也加入了;對商人來說,打下中東一些要塞,就可以將東西方貿易的通道掌握在自己手裡,商務利益的考慮讓商人們也加入了;而對於老百姓來說,封建制成型到成熟的這個階段,地主貴族的盤剝是非常苛刻的,長工們在自己家日子不好過,種地種得很沒前途,參軍到國外搶劫如同到外勞輸出,利益方面還是很誘惑的,大量的長工們也加入了。於是從教皇到百姓,社會各階層都對東征取得一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