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對這種政策視為想當然的現象,從來沒有奢望官府能夠免去他們的稅收,這讓他們心裡在高興的同時有有些不敢相信。
不管是鄉間小路上,或者是城裡的茶館酒肆之中,每每都能聽見有人在談論這個事情,農民種地可以免去賦稅,可那些擁有大批土地的人卻不能免稅,因為他們有錢,這是朱溫的說法。
一次在朝堂之上,一個文官義憤填膺的道:“這簡直是胡鬧,讓小民們不交稅,反倒讓士大夫們交稅,這成何體統?”
李曄聽了也是頻頻點頭,可他雖然有心支援他的觀點,卻怕朱溫不答應,當時就把眼睛看向了朱溫,朱溫道:“小民們連飯都吃不上,你讓他們再去交稅,豈不是想讓他們餓死?而所謂計程車大夫,他們大多有良田千頃,家財萬貫,讓他們拿出一些錢財來支援國庫有何不可?”
那文官道:“自古以來哪裡見過讓士大夫來交稅的?哪裡有這個道理?如果都這樣的話,大家不如都辭官歸田的好。”
朱溫冷哼一聲道:“做官的不理百姓疾苦,回家種田也無不可!你們想一下,當初如果不是賦稅過重,百姓們也不用流離失所,更不用揭竿而起,鋌而走險,當年正是因為過重的賦稅,才導致了黃巢之亂,讓天下幾乎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烽煙四起,戰亂不斷。可如果免去了百姓的賦稅,百姓們能夠吃飽飯,就能夠安安穩穩的過太平日子,我們為政的就是要讓天下人都能夠吃飽飯。”
朱溫凌厲的目光掃視過各位大臣,接著道:“讓有錢的人交賦稅,讓沒錢的人不用交賦稅,這只是第一步,以後還要實施更進一步的政策,就是做官的人不能置辦田產,這也是當年黃巢在廣州時提出的觀點,或許大家都未必贊成,但我還是要說,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就無法讓天下太平!”
一次在朝堂之上,一個文官義憤填膺的道:“這簡直是胡鬧,讓小民們不交稅,反倒讓士大夫們交稅,這成何體統?”
李曄聽了也是頻頻點頭,可他雖然有心支援他的觀點,卻怕朱溫不答應,當時就把眼睛看向了朱溫,朱溫道:“小民們連飯都吃不上,你讓他們再去交稅,豈不是想讓他們餓死?而所謂計程車大夫,他們大多有良田千頃,家財萬貫,讓他們拿出一些錢財來支援國庫有何不可?”
那文官道:“自古以來哪裡見過讓士大夫來交稅的?哪裡有這個道理?如果都這樣的話,大家不如都辭官歸田的好。”
朱溫冷哼一聲道:“做官的不理百姓疾苦,回家種田也無不可!你們想一下,當初如果不是賦稅過重,百姓們也不用流離失所,更不用揭竿而起,鋌而走險,當年正是因為過重的賦稅,才導致了黃巢之亂,讓天下幾乎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烽煙四起,戰亂不斷。可如果免去了百姓的賦稅,百姓們能夠吃飽飯,就能夠安安穩穩的過太平日子,我們為政的就是要讓天下人都能夠吃飽飯。”
朱溫凌厲的目光掃視過各位大臣,接著道:“讓有錢的人交賦稅,讓沒錢的人不用交賦稅,這只是第一步,以後還要實施更進一步的政策,就是做官的人不能置辦田產,這也是當年黃巢在廣州時提出的觀點,或許大家都未必贊成,但我還是要說,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就無法讓天下太平!”
朱溫凌厲的目光掃視過各位大臣,接著道:“讓有錢的人交賦稅,讓沒錢的人不用交賦稅,這只是第一步,以後還要實施更進一步的政策,就是做官的人不能置辦田產,這也是當年黃巢在廣州時提出的觀點,或許大家都未必贊成,但我還是要說,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就無法讓天下太平!”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親!如果你覺得本站不錯,還請記住本站幫忙宣傳下哦 !本站哦 !
第七十一章
張浚也跟著附和,道:“梁王與崔相說的有理,臣也贊成,臣家中沒有多少田產,不過臣也可以答應每年交一千貫錢入國庫,為國分憂是我們的職責,我們做臣子的責無旁貸。【。文字首發”
張浚也不是傻子,他們每年的俸祿雖然不是很多,但數千兩銀子還是有的,家中的開銷和應酬雖然很多,也未必能夠花銷的了那麼多錢,更何況家裡的田產也確實不少,每年的收入一萬貫那是往少了說的,崔胤家的田產每年的收入幾乎有五萬貫,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其實讓他每年拿出一萬貫他都不會反對,他主動說拿出兩千貫,不過是為了走個形式而已,更可以在朱溫面前表示一下忠心,何樂而不為?他張浚當然也不會甘居人後,是以也出言附和。
既然兩位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