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部分

說這種話?”

李乾嘆了口氣,他跟李存孝的關係雖然是上下級的關係,可實際上李乾是李存孝的堂兄,所以李存孝雖然發火,李乾並不是很害怕,依舊用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李存孝,良久之後才嘆了口氣,道:“既然如此,將軍保重!”說罷大踏步走了出去。

李存孝看著李乾的背景消失在門口,李存孝才深深的嘆了口氣,一回頭,卻發現那封信被李乾放在了桌上。本來他不想看這封信的,就像以前朱溫送來的哪幾封信一樣,直接在蠟燭上點燃就算完事兒。

可李存孝由於受了好奇心驅使,還是拿起了那封信,開啟依舊被火漆密封的信件,信紙是上等的宣紙,一行行蠅頭小楷映入眼簾,字並不是用毛筆寫的,字的每一個筆畫都很細,字特別小,讓他這個看慣了毛筆字的人看的很是吃力。

果然不出李存孝的所料,信中的內容提及了李克修的事情,並說了朝廷各路大軍征討河東的事情,這些李存孝都知道,目前河東的局勢很緊張,李克用雖然兵力強悍,可要說與天下為敵,他還真沒有這個實力。

信中隻字未提要拉攏李存孝的字眼,只是說李存孝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就,不能就此毀了云云,並無什麼更深層次的東西,落款是朱溫。

李存孝本以為朱溫寫信來定然是為了勸降,沒想到對方竟然隻字未提勸降的字眼,只是讓他小心一些,莫要走李克修的老路,心中還提到當年上源驛一戰,說那是楊彥洪擅作主張所為,朱溫根本不知情云云。

李存孝見並不是勸降信,也就放下心來,這種敵我雙方的大將通訊的事情也很正常,三國時候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所以李存孝也沒有放在心上,並寫了一封回信。說實話,李存孝對朱溫這個人還是比較佩服的,特別是朱溫的施政方針,朱溫佔據宣武軍不過五六年時間,把這片久經戰亂、餓殍遍野的土地變成了到處都是良田的富饒之鄉,把流離失所的百姓都安排的很停當,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反觀河東的情況卻恰恰相反,經常有地方發生暴亂,官兵打死人的事情時有發生,這些塞北來的兵丁跟本地漢人百姓之間的矛盾也是日益加深,經常出現摩擦。衝突事件接連不斷,本來李克修管理的潞州還算平靜,可沒想到李克修不但被罷免了官職,竟然還死在了獄中,這一切都跟李克用的剛愎自用脫不開關係。

可李存孝是李克用的義子,他沒有權利去說什麼,也不敢去說什麼,可並不代表他心裡沒有想法,所以他的回信中不可避免的就透露了出來一些心中的想法。

朱溫很快就又一次回信了,還是那些不疼不癢的東西,這之後兩人經敞信,有時候拉些家常,有時候說些施政的方針,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東西。李存孝也對朱溫的風度所折服,日子久了,就顯示出了作用來,李存孝的回信中也時掣露出一些對河東方面的不滿,兩人這種通訊方式就像是好友聊天一般。

身在潞州的朱溫也有些感慨,他想如果這是二十一世紀的網路時代的話,該多好啊,直接用qq、或者是微博聊天就行了,哪裡用送信這麼複雜?

這時的朱溫就開始懷念過去在二十一世紀時的那些日子來了。朱溫嘆了口氣,問道:“時間都過了快一個月了,信也寫了好幾封,計劃應該可以試試了吧。”

劉知俊道:“王爺莫要心急,我有分寸。不過既然王爺想提前行動,那我就下去安排安排,爭取把李存孝弄到我們陣營中來。”

這時候,赫連鐸帶領的吐谷渾的人馬已經跟佔領了遮擄軍的大部分州縣。李匡威的幽州軍也不是吃素的,叄萬大軍已經入關,隨時可以戰鬥;張浚更是集結了華州、鳳翔等地的兵力,駐紮在河中的晉州,各路大軍已經齊備,馬上就可以出發了。

張殼文官,他並不懂得打仗,帶領千軍萬馬,這是第一次。不過張浚很有信心,二十萬大軍齊聚河東,他心中當然有了很深的底氣。更何況攻打遮擄軍的赫連鐸捷報連連,攻打蔚州的李匡威也是捷報屢屢傳來,一座座州縣被收復,張浚似乎已經看見勝利在不遠處向自己招手,這一刻,他騎在高頭大馬之上,意氣風發。

雖然他有些不習慣馬上的顛簸,可他還是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種感覺很良好,出將入相,這時任何一個混跡官場的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這時他又一次想到了韋昭度,韋昭度也是宰相,帶領王建、顧彥朗等人攻打西川已經有三個年頭了,雖然已經打下了很多地盤,可成都還沒有攻克,這一點讓張浚很是腹誹。

自己這裡大軍剛剛集結不到一個月,就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