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保大、成德、荊南、感化、泰寧……十餘路藩鎮攻伐長安,哪裡有不勝的道理?只不過他們想讓自己打這個頭陣而已,李克用想。

可李克用也不是傻子,他同意打這個頭陣,正是因為他知道長安城中有數不盡的金銀財寶,只要攻破了長安城,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進城去搶,因為現在長安是大齊的都城,搶別人的都城當然是應該的,他們不會有任何一絲的負罪感。其實這也正是這麼多藩鎮一直念念不忘想攻打長安的一個重要理由。

楊復光由於年事已高,加上去年在許州的時候被徐懷玉偷襲重傷,現在舊傷復發,已經不能處理太多事情了。楊復光暫且辭去了天下兵馬都監的職務,王鐸任命他為北面行營監軍,陳景思為東面行營監軍。

楊復光一手提拔出來的忠武八都將雖然是忠武軍的人馬,可一直都直接聽命於楊復光一個人,這時候楊復光病危,不少人都想打這幾員猛將的主意。如果能一次得到七八員猛將的話,無疑會讓自己的戰鬥力大大增加。

可楊復光畢竟是當過天下兵馬都監的人,餘威尚在,堂弟楊復恭又擔任著樞密使,就連李儇的“乾爹”田令孜也不敢把他怎麼樣,其他人就更不敢明目張膽的到他麾下挖人了。

剛剛開春,身在蜀中的田令孜就已經不甘寂寞了,他怕王鐸平定了黃巢之後功勞太大外臣的力量重於以宦官為首的內臣,是以以王鐸久戰無功為由罷免了王鐸的都統之職。在中和三年正月初八任命王鐸為義成軍節度使,並令其即刻赴鎮上任。

田令孜把招降朱溫、引李克用入關等功勞算在了同為宦官的楊復光頭上,一來田令孜聽說楊復光病重,二來楊復光畢竟也是北司的人,雖然向來與自己不怎麼對付,畢竟總比大權落入王鐸等人的手裡好的多。

田令孜又把建議幸蜀、收傳國寶、列聖真容、散家財犒軍等功勞算在了自己頭上,田令孜親自擔任神策營十軍十二衛觀軍容使,掌管皇帝親軍,可以說李儇的人身自由都控制在了田令孜的手裡。又加他的兄長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使相銜,東川節度使、劍南一時間田令孜兄弟權勢熏天,橫行蜀中。

田令孜又調諸道行營副都統崔安潛為東都留守,這樣以來,外臣就無法跟他們內臣爭功了。緊接著又任命自己的心腹都監西門思恭為右神策中尉,充諸道租庸兼催促諸道進軍等使,等於把財政大權、兵權都交給了北司(北司由太監掌管)的人。

王鐸接到朝廷的旨意,不由的泯然淚下,雖然他沒有多大能耐,可眼看著各路人馬雲集,攻破長安指日可待,即將成就千秋功業,中興大唐的功勞足以讓自己名垂青史,可誰料這個時候會被罷免都統之職,怎能不讓他黯然落淚。他是文官,也是出了名的儒將,可多年來的忠君思想讓他明知道是田令孜從中作梗,也不得不黯然離開。

王鐸在赴任之前還不忘了讓各藩鎮齊心協力剿滅黃巢,可為了表示心中的不滿,在去滑州上任後留下了一首詩:“用軍何事敢遷延,恩重才輕分使然。黜詔已聞來闕下,檄書猶未遍軍前。腰間盡解蘇秦印,波上虛迎范蠡船。正會星辰扶北極,卻驅戈甲鎮南燕。三塵上相逢明主,九合諸侯愧昔賢。看卻中興扶大業,殺身無路好歸田。”

他卻不知這一時的憤慨之作卻成了他最後的寫照,“殺身無路好歸田”本來不過是他不滿朝廷宦官當政的憤慨之作,不料卻在一年後從義成軍改任義昌軍節度使的時候被魏博樂從訓伏兵擊殺,這是後話。

且說黃揆、王播等人領兵三萬為前鋒進軍渭南,屯兵沙苑,被李克用麾下大將李存貞偷襲了大營,傷亡萬人,黃揆、王播收拾潰軍乘機佔領了華州。華州刺史王遇棄城而逃,不知去向。

尚讓、趙璋、林言等人率領大軍十餘萬屯兵梁田坡,想在渭南與唐軍決一死戰。

梁田坡在同州城西南六十里的渭河北岸,處於同州和華州之間,既然黃揆佔領了華州,潼關還在葛從周和張言手中,尚讓就想到了駐兵梁田坡以進軍同州,只要佔領了同州,再由梁田坡和華州的人馬牽制,長安以東將再次成為僵持局面,這也是尚讓他們此行的目的。

朱溫是大齊的降將,不好出兵對付齊軍,只能派了本就是忠武軍八都將之一的龐師古(龐從)帶著三千人馬協助李克用。朱溫的任務是守住同州城,朱溫守城的實力這些唐軍都是見過的,沒有人懷疑朱溫守城的實力。

而李克用則乘勝由沙苑進軍乾阬,乾阬在同州城西六十里,距離梁田坡不過只有二十多里的路程,各路藩鎮都雲集渭北河洛古道,摩拳擦掌準備跟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