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朱溫就在家裡練習一下武功,順便傳授一下侄兒朱友寧一些簡單的武藝。張小惠和韋鳳也可以有時間多在朱溫身邊待著,朱溫也順便讓他們跟著學一些簡單的拳腳和吐納之法,能不能學成就看他們的造化了。各人資質不同,學武功這種東西不比其他的,如果資質太差的話,即便是你再勤奮,也未必能夠練成上乘武功,這是朱溫習武這幾年來所瞭解的道理。
雖然朱溫沒有出同州一步,可派出的斥候卻每天都把前線的情況傳遞回來,讓朱溫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住當前的局勢。同州不是久留之地,這一點朱溫早就知道了,畢竟同州距離長安太近,地勢又比較險要,易守難攻,把朱溫這個大齊的降將放在這裡就像是一刻定時炸彈一樣,李唐王朝哪裡會放心?
朝廷早在數日前就發來了公文,答應在收復長安以後調任朱溫為宣武軍節度使,宣武軍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又經過了連年征戰,民不聊生,田地荒廢,兼之處四戰之地,稍有異動就會面臨周圍藩鎮的合力進攻。李唐朝廷這個算盤打的不可謂不精,可朱溫卻並不在乎那些,正因為宣武軍處四戰之地,這才有更多的機遇,無論任何時候,有危險就有機遇,這是不可改變的真理。
梁田坡的大戰終於要開始了,鹿死誰手還說不定呢,朱溫能做的只是靜候戰事的發展而已,對於這一切,他無力改變,更無力去左右整個戰局的發展……
第一零二章 大戰梁田坡
朝廷早在數日前就發來了公文,答應在收復長安以後調任朱溫為宣武軍節度使,宣武軍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又經過了連年征戰,民不聊生,田地荒廢,兼之處四戰之地,稍有異動就會面臨周圍藩鎮的合力進攻。李唐朝廷這個算盤打的不可謂不精,可朱溫卻並不在乎那些,正因為宣武軍處四戰之地,這才有更多的機遇,無論任何時候,有危險就有機遇,這是不可改變的真理。
梁田坡的大戰終於要開始了,鹿死誰手還說不定呢,朱溫能做的只是靜候戰事的發展而已,對於這一切,他無力改變,更無力去左右整個戰局的發展……
第一零二章楊復光雖然病的不輕,可這種大戰在即的時候,他也在幾個小太監的攙扶之下登上一個小山坡,周圍是忠武軍的幾位心腹將軍。滿頭白髮的楊復光用他那有些昏花的老眼看著山坡下如螻蟻般計程車兵,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頭。
唐軍的先鋒是李克用的番兵,他們大多是塞北之地的生番,他們大都英勇善戰,善於騎射,這一年多來經過李克用的訓練更是厲害非常。李克用的一萬七千人的嫡系人馬在後邊掠陣,打頭陣的三萬多生番就是炮灰,這一點李克用很清楚。他當然不會讓自己的嫡系人馬做炮灰的。
王重榮的五萬人馬也分成了五個方陣,隨時準備出擊。
在山坡上觀戰的楊復光乾咳了一聲道:“鹿晏弘,你跟滿存兩人帶領五千人馬隨時準備出擊,莫要折了我們忠武軍的威名。”
鹿晏弘和滿存躬身領命,帶著人馬下山坡去了。
王建疑惑道:“敵軍有十五萬人,鹿晏弘和滿存的五千人出擊的話不是送死嗎?”
楊復光笑道:“前鋒是李克用的軍隊,中軍是王重榮的大軍,鹿晏弘他們不過是乘火打劫罷了,哪裡是真的讓他們與尚讓正面交鋒?更何況鹿晏弘這人野心不小,他日我若撒手歸西之後,恐怕鹿晏弘這小子會為非作歹,這一次若是他能死在陣中,豈不是一了百了?”
王建等人這才知道楊復光的用心,一個個心中對楊復光的心機佩服的五體投地。
王建等人正想說什麼,楊復光道:“大戰即將開始,有什麼話以後再說,先看戲吧。”
楊復光看著山下李克用麾下黑壓壓的大軍,全是一身黑衣,所以李克用給他們起了一個名字叫“鴉兒軍”,都是草原上的豪傑,最擅長的就是衝鋒陷陣。
可這時李克用卻把最精銳的騎兵放在了後邊,第一排是渾身鐵甲舉著厚盾的重步兵,這些裝備還都是王鐸給弄來的,要不然李克用哪裡能弄的到這麼好的裝備?重步兵緩緩向前推進,逐漸進入雙方的弓箭射程範圍,密密麻麻的箭雨如飛蝗般遮天蔽日的落在李克用的陣營中。但大多數的羽箭都被重步兵的厚盾當下了,沒有造成大的傷亡。
李克用陣營中的弓箭手在重步兵的掩護下也開始了還擊,投石車、床弩紛紛開始進入攻擊狀態,一時間戰場上慘叫聲四起。尚讓帶領的農民軍裝備畢竟不行,在唐軍投石車和床弩等重型裝備的打擊下損失慘重。
尚讓和趙璋見勢不妙,令旗一擺,大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