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這功法越是難以參悟,就證明這功法修習有成後長生的希望越大,即便是不能長生不死,能夠延年益壽多活個幾十年也是好的。

這時的高駢正在密室中盤膝而坐,頭頂有絲絲白氣蒸騰而出,一頭雪白的長髮無風自動,漂浮而起,詭異異常,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良久之後頭頂的白氣漸漸散去,漂浮的長髮也已披散在肩頭,剛才還如上古魔神般的高駢,這時顯得無比的疲憊,他頹然嘆了一口氣,又一次徒勞無功。

因為張璘和梁纘的連續勝利,江南的各路藩鎮也並非像以前一樣對黃巢的大軍那麼害怕。各路藩鎮爭相出兵,黃巢的日子也並非像以前一般好過。

各路藩鎮為了邀功,偶有小勝就爭相向朝廷告捷,遠在長安大明宮中的李儇也真的以為黃巢不日當平,何況就他這沒心沒肺的皇上哪裡當真把黃巢這流寇放在心上過?

朝中大臣們聽了各路藩鎮的捷報,也大都心中舒了一口氣,既然在南方流竄的黃巢已經不能為患,也是時候解決北方的李國昌、李克用父子了。

廣明元年四月,朝廷任命太僕卿李琢為蔚州、朔等州招討都統,率領萬餘精兵屯代州,節制河東節度使鄭從讜、盧龍節度使李可舉、吐谷渾都督赫連鐸的三路兵馬共同討伐沙陀部的李國昌。

李琢乃中唐名將李晟之孫,涼國公李聽之子,也就是前泰寧軍節度使李系的族叔。李琢當年也是久鎮邊關,威震天南,南詔蠻夷聽見李琢的名字都會感到渾身發抖,可見李琢也非等閒之輩。

李國昌父子腹背受敵,情勢十分危急。

李克用派大將高文集受朔州,阻擋吐谷渾的赫連鐸,自帶精兵迎擊盧龍節度使李可舉,李國昌鎮守蔚州。

可人都說患難見真心,真的一點不假,高文集見朝廷大軍壓境,竟然在赫連鐸的遊說下投靠了李琢。緊接著李克用的族叔沙陀部的另外一個酋長李友金、薩葛都督米海萬、安慶都督史敬存相繼投降了李琢。

李琢兵不血刃收復了朔州。

李國昌父子大驚,李克用最恨的就是忘恩負義之輩,聞聽高文集陣前降敵,竟然不顧大局回軍攻擊高文集。卻被李可舉在藥兒嶺設伏襲擊,死傷七千餘人,李克用手下大將李盡忠、程懷信都戰死沙場。

李克用在退回蔚州的路上被李可舉追上,又死傷萬餘人,李克用只剩下數百騎狼狽逃回蔚州。與李國昌父子相見,相顧落淚,他們父子野心勃勃,挑選的時機不可謂不好,怎奈還是難逃一敗,不可不謂是天意弄人。

李琢、李可舉、赫連鐸三路大軍齊攻蔚州,李國昌和李克用父子眼見敗局已定,只能率領精兵殺出一條血路逃往居住在陰山山腳的韃靼部落之中,伺機東山再起。

這時的黃巢當真如江南各鎮捷報上說的那樣不日當平嗎?當然不是,黃巢何許人也?豈能如此不堪一擊?

第一一一章 上兵伐謀

黃巢所部雖然吃了幾次小規模的敗仗,可畢竟未傷及根本,只是不像原來那麼所向披靡而已。主要是高駢的部將張璘和梁纘兩路人馬太厲害,而義軍的人馬大都是臨時招募來的烏合之眾,雖然人數眾多,也有那麼幾員良將,可沒有精兵也是白扯。

張璘乘勝攻饒州(江西波陽),勢頭極盛。可黃巢的兵力畢竟比張璘多出數倍,張璘的兵馬再厲害一時也攻不下饒州,雙方成了對持之局。

繞是黃巢空有十萬大軍,也不得不眉頭緊鎖,招眾將商議破敵之策。

孟楷首先嚷嚷道:“黃大哥,有什麼好商議的,大不了我們十萬大軍一起出動,跟張璘那小子決一死戰,我就不信,就他那兩萬人馬真能抵擋的住我們十萬大軍!”

尚讓也出聲附和道:“就是,我們用人海戰術,用人壓也能壓死他。”

朱溫道:“不可,兵法有云:‘兵貴精不貴多。’我們空有十萬大軍,卻都是烏合之眾,有恰逢新敗,一旦軍心渙散,也就我們當年的三萬老兄弟還能夠指望的上。是以我不贊成孟將軍的說法。”

孟楷冷笑道:“難道我們就這麼在這裡跟張璘這小子耗著不成?聽說北方的李國昌父子已經被平定,北方的諸路人馬也即將南下。我們連一個小小的張璘都對付不了,如何應付各路大軍?”

朱溫神色不變,侃侃而談道:“兵者,詭道也!既然不能力敵,就只能智取。《孫子兵法》也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們何不在這個‘謀’字和“交”字上下功夫呢?勞師動眾的與敵人決戰反而落了下乘。”

孟楷“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