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犨堅守陳州的訊息傳到朝廷,大臣們紛紛讚揚趙犨的功績,任命趙犨為檢校兵部尚書、檢校右僕射。
趙犨雖然已經五十來歲,可他有一個兒子才不過六七歲,長的眉清目秀的,端著酒杯奶聲奶氣的出來給大夥兒敬酒,眾人對這個孩子都十分喜歡。朱溫問了這孩子的名字,原來這孩子叫趙巖,是趙犨最小的兒子。
趙犨也暗中對朱溫表示以後陳州一切都以朱溫馬首是瞻,這樣以來朱溫等於實際上又多了一個州,雖然這個州名義上不屬於宣武軍,可趙犨與忠武軍節度使周岌不和,這才會主動向朱溫靠攏。
陳州的事情既然已經告一段落,各路人馬也都紛紛退兵。朱溫由於怕黃巢對宣武軍不利,是以朱溫命令李唐賓守亳州,自己依舊帶著龐師古等人回了大梁。
*******************************************************************且說黃巢接連打了幾場敗仗,心裡窩著一肚子的火,他最恨的人就是朱溫了。朱溫這個自己的關門弟子本來是他最看重的弟子,卻不料朱溫竟然能夠投靠李唐。這如何能不讓黃巢生氣?
加上現在自己圍了陳州三百餘日,眼看著城中糧食將盡,城破指日可待的時候,又是這個朱溫跑來壞了自己的大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黃巢帶領十萬人馬直奔汴州而去。
要說這黃巢也夠倒黴的,十萬大軍還沒到汴州,夜晚紮營休息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平地積水數尺,營寨裡輒重糧草都被雨水衝了個七零八落,沒耐何,黃巢只得連夜冒雨前進。一路上不少大齊計程車兵當了逃兵,即便是軍官在旁督促,依舊有人逃走。
黃巢為了表示對朱溫的恨意,在進入汴州境內的時候就開始四處搶奪百姓們的財物,百姓們稍有反抗就當場格殺。
黃巢在尉氏縣遇到強烈的抵抗,黃巢很生氣,在竟然在攻破尉氏縣的時候下令血洗尉氏縣城,城中不分老幼全部殺光。
尚讓帶著五千人馬為先鋒,從尉氏縣出發一路向北,正遇龐師古。龐師古命令李思安在前開路,氏叔琮和張虔裕兩人為左右兩翼,大軍向前推進,與尚讓的人馬戰在一起。
尚讓的五千精兵雖然看上去精神的很,可在李思安帶領的投矛手幾**擊之後也陷入了混亂狀態,自相踐踏,死傷無數。還沒等他們重整軍隊,龐師古命令投石車發了一個大號的炸藥包過去,把尚讓的人馬炸的是七葷八素,尚讓見不是事兒,急忙鳴金收兵,尚讓依然是跟以前打的每一場仗都一樣,逃走的時候他每次都是第一個。
雖然打了一場小勝仗,可朱溫並不滿足,他知道黃巢親自帶領的大軍打過來的話,大梁城能不能守得住也是一碼事兒。是以朱溫親筆寫了幾封求援書給了附近的幾路藩鎮,李克用、時溥、朱瑄都是他要拉攏的人。
李克用和時溥都是立功心切的傢伙,他們跟朱溫的交情很淺,他們此行的目的是黃巢,如果能大敗黃巢定然能得到莫大的好處,升官發財那是肯定的。最主要的是黃巢軍中應該還有大量的金銀財寶,這些都是他們想要的東西,如何能夠放過?更何況還能讓朱溫欠他們一個天大的人情。
正可謂是一舉數得。
這時成都的天子行轅也不太平,原因是因為當初高仁厚去攻打屈從行和韓秀升的時候,陳敬瑄為了籠絡高仁厚,竟然許諾把東川節度使的位置給高仁厚。這個訊息傳到東川節度使楊師立的耳朵裡,楊師立當然不樂意了。
楊師立心想,大家同為節度使,你陳敬瑄怎麼就能把我的轄地許給人家?為何不把你自己的西川賞給人家?
現在高仁厚已經把韓秀升和屈從行生俘送到了成都,陳敬瑄為了履行諾言,只得讓弟弟田令孜出面罷免楊師立,畢竟楊師立是田令孜的親信,當年也是神策營出來的將領。
田令孜借用天子的名義任命眉州防禦使高仁厚為西川節度使,調西川節度使楊師立回京擔任兵部尚書。說白了就是讓他交出兵權,明升暗降。
楊師立接到詔書之後大怒,列舉陳敬瑄各項大罪,殺了朝廷的監軍,盡起西川的兵馬準備興師問罪,討伐陳敬瑄兄弟倆。
第一二四章 大戰王滿度(上)
楊師立這小子雖然不忿,可東川向來兵力就不怎麼強,說白了這次造反簡直就是找死。
李唐的天子李儇說白了就是一個傀儡,田令孜說什麼就是什麼,田令孜讓李儇下詔罷免了楊師立的官爵,任命陳敬瑄為西川、東川、三南西道都指揮使、招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