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章:向前方,我們的氣血方剛……

汴京。

趙禎與曹皇后盛裝站在由鋼筋水泥新建起來的天子學院前。

無比誠懇地向每一位此前已經接受半年培訓並且順利畢業即將外派出去任職的學生行禮致謝:“大宋的未來,拜託你們了!”

而每一位天子學院畢業的學生。

無不肅容。

深拜。

向皇帝皇后回禮:“福佑大宋,使命必達!”

作為首批進入緊急常識培訓的儒生。

他們第一天就被徐大福這位福星老爺灌輸了‘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教育能讓百姓睜眼看世界’、‘基本常識能讓大宋人均增壽十年’、‘家即是國,國即是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教化天下,將火明之火撒遍全世界’等等全新理念。

接下來。

他們帶著自己學到的新知識,奔赴大宋境內的每一個城市,進行他們教化天下第一步狂熱支教掃盲行動。

無論趙禎這位皇帝,還是被趙禎用十二道聖旨請回來的范仲淹,無不向這些年輕人肯定一點,未來只有擔任過基層教育、為國家貢獻過人才以及在基層擔任過地方官員、有過實際政績的官員,才能入閣拜相。

像過去那樣考中進士在京城一路文職上升的科教制度已經全面改革了。

現在外放歷練反而是好事,才是給未來培養的接班人。

特別是首期支教掃盲的教化學員。

他們被寄予厚望。

當然。

被徐大福瘋狂洗腦過的他們,內心亦有著最狂熱的人生追求,那就是教化天下,啟蒙萬民,讓大宋重拾漢唐雄風,位登世界之巔。

他們接觸到新知識後,已經徹底瞧不起過去那套科考取士的舊體系了。

舊體系科考內容只是考個人修養。

修養高。

固然很好。

但要那樣的人想積累到足夠的經驗治理國家,需要幾十年,而且還不一定正確。

在高歌前進的新時代,不可能再用那種落後和緩慢的方式去治理國家了,大宋等不起,那些失落在外的土地更等不起。

趙禎向每一位學員授予天子學院第一期的畢業證書。

曹皇后則向他們贈予10金10銀作為路費。

這些金幣銀幣是皇家用私庫抵押。

向徐大福借貸的。

正面是龍頭。

以及炎宋這樣的字樣。

錢幣背後是大小寫的數字1,除此之外,還有鑄造日期以及稻麥苗穗為飾,製作極其精美,超越時代的工藝足可讓任何企圖偽造之人都望洋興嘆。

趙禎和曹皇后旁邊是送行的群臣。

儘管范仲淹拒絕入閣,只任天子學院的首席執行院長,但群臣仍然以其為首。

沒辦法~

宰相再大,能大得過人家範希文這個大宋的良心?

現任宰相是陳執中,他沒特別大的名氣,也沒有特別大的才幹,能夠上位主要靠當年力勸真宗立趙禎這皇儲這個大功。當然陳執中為人清廉無私,在范仲淹拒絕入相之下,繼續擔任一個舊時體系的宰相,作為未來過渡安定人心也是合格的。

范仲淹身後站了一大群因為慶曆新政重新召回來的官員,比如富弼、韓琦、歐陽修等等。

再過去是被福星稱為包青天的包拯,以及文彥博、晏殊等人。

遠遠的隊尾。

甚至有特召過來的蘇洵蘇老泉和柳永這個閒散著作郎……

這兩位是科舉考試的困難戶,但在天書之中他們是名垂千秋流芳百世的歷史名人,讓百官羨慕得沒辦法。

更讓百官感到壓力的是。

不算范仲淹這位‘大宋的良心’和包拯這個‘包青天’在內,在本朝竟然還有唐宋八大家之六,蘇洵更是父子三人同進,那個9歲的小屁孩蘇軾甚至在中秋之夜被月神親身點化過。

如此殊榮。

整個大宋僅三人。

分別是代表大宋良心的范仲淹,代表大宋一條臂膀的王安石以及代表大宋未來的蘇軾。

“介甫,請一定要平安歸來。”趙禎看見王安石,緊緊地抓住他的手。

老實說趙禎是不願意外放王安石離開的。

這位可是大宋的臂膀啊~

而且是月神欽定的。

外放途中。

路途漫漫。

萬一出什麼危險,大宋錯失一條臂膀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