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紋高興地答應了,因問他玩什麼。
方初牽了她手道:“大哥帶你去遊江。”
說著,吩咐圓兒準備烏篷船。又叫丫鬟準備吃的、多帶衣裳。一切準備妥後,和方紋上船,只帶了圓兒和另一個小廝。他親自和圓兒他們一起撐船,劃出清園。
方紋興致勃勃地問:“大哥,咱們去哪?”
方初微笑道:“到那你就知道了。”
他沒有往景江下游去,而是逆行上水。也沒定目的地,一直往前劃,兩眼在江岸上巡梭,到了一處地方。遠近有三四個村莊,才停了下來。
“在這幹什麼?”方紋好奇地問。
“大哥彈琴給你聽。”方初將琴擺了出來。
見方紋還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他笑一笑。輕聲道:“你且靜靜心,聽大哥彈琴。你的琴藝一直不能提高,今兒大哥好好教你。在這樣地方,又是晚上。很容易讓人心靜。彈琴。首要身心歸一,摒除雜念,才能體會天人交合的境界,而後人琴相合,抒發情感。”
方紋聽了歡喜,又見他神情與平日大不相同,不敢嬉笑,一面點頭。一面也壓低聲音道:“在這江上,我覺得從裡到外都靜了。”
方初點頭道:“琴。乃虛靜高雅之音。需將周圍環境和心境合而為一……”
那時,外面天色已經黑了,漫天繁星閃爍,還有一彎月牙兒;耳畔除了水聲、風聲外,再無別點聲響,天地寂靜。
方初娓娓述說,低沉的嗓音成為天地的一部分。
遠離霞照,遠離商場,遠離人群,遠離紛爭,在這曠野的江面上,他感覺自己彷彿脫離了紅塵人世,身心為之澄淨,心胸為之寬廣。
他閉上雙眼,手撫琴絃,尚未彈奏,耳邊即飄來一串琴音。
純淨澄澈,不染紅塵,正是他途經綠灣村不經意間聽到的。
如今在這遠隔綠灣村幾十裡的上游水面,他依然“聽見”了!
人隨聲至,知道了琴音的主人,他無法再模糊印象,腦海中自動浮現一個安靜的身影,坐在窗前專注操琴。
他卻無法靜心,心上浮起一層擔憂:
她的琴音還能像以前一樣純淨嗎?
想必不能!
去年和江明輝退親後,她的琴音就隱含淡淡的憂傷。
這次江明輝被殺,又牽連她入獄,歷經種種醜惡陰謀和塵世不平,那琴音還如何保持純淨!
他忽然覺得心隱隱作痛。
對著黑靜的夜和江水,對著漫天的繁星,他默默期許:再不要有類似的人事令她掙扎煎熬,從此她可以安心地琢磨織布,安心地彈琴,嫁自己想嫁的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至於琴音……
琴音包含什麼,那是洗也洗不去的了!
他睜眼,低頭,輕輕撥弄琴絃……
方家兄妹在江上彈琴時,清園來了一撥人。
是謝吟月、韓希夷和夏流星等人。
原來,謝吟月聽說方初和方紋去了方家老宅,說不清為什麼,想往那走一趟。烏油鎮方家老宅她去過,郭清啞就住在烏油鎮的鄉下,聽說她前兩天回鄉去了。
正好夏流星提出要去方初的竹絲畫作坊看看,或者根據畫稿訂貨,又有幾個好友同行,然方家父子商務繁忙,無人相陪;另有韓希夷回來了,發現清啞已經回鄉,他來找方初不著,見夏流星要去烏油鎮,忙說也想去,也不知是找方初,還是想離郭清啞近一點。
幾下裡湊合,謝吟月便稟明嚴氏,以東主身份帶他們去。
嚴氏想了想,竹絲畫是大兒子的私產,這樣拓展買賣的機會,謝吟月出面應對也合適,況有韓希夷也在,於是便讓昌兒領他們去了。
傍晚時分,船到清園。
當看見園子入口門楣上“清園”二字,謝吟月心一沉。
其他人還不覺,還在誇這裡“真是好去處”。
及至進園,船靠湖心島,早有管事來接,說大少爺和姑娘都不在,出去了。問去了哪裡,沒有人能答出來,只說大少爺只帶了兩個小子,撐著一隻小船出去的。
昌兒立即叫道:“我曉得大少爺去哪了!”
說著轉向韓希夷道:“肯定是去聽琴了,韓大爺知道那地方。”
韓希夷心中一震,看向謝吟月。
謝吟月不復從容,神情僵硬勉強。
夏流星問道:“聽琴?在哪聽琴?”
韓希夷張張嘴,不知如何說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