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2部分

啞方初先彈了還罷,反正他們是前輩名人,小輩們就算比他們彈的差,也不算丟臉;但王瑛剛彈過,琴藝十分出色,巧兒若是表現太平庸了,眾人即便面上不說,也會心裡嘲笑,覺得郭家到底是莊戶人家,沒根基,出一個郭織女那是祖墳冒青煙。

眼下情形就像當年清啞在夏流螢辦的七夕會上初次展露琴藝,因有謝吟月珠玉在前,她除非壓過謝吟月,否則終會落人恥笑。

今日,輪到巧兒為郭家爭臉!

********

週末愉快朋友們!是不是還沒起床啊?我應該也沒起來,這是昨晚預傳的(*^__^*)。謝謝大家各種支援,還有人呼籲打賞,其實正版訂閱就是對作者最好的支援(打賞太破費了,我會內疚的),聚少成多,你們不能想象你們點滴支援匯聚的結果有多驚人,我在後臺看得到,最近訂閱增長迅速。謝謝你們的每一分支援!(未完待續。)

第940章 又一個郭織女

清啞也看明白了形勢,心下掂量。

這紫月軒建在御花園紫月湖的湖心島上,有三面臨水,四面牆都未封閉,安裝大排窗欞,窗扇全部推開,外面秋陽高照,湖上碧波盪漾,荷葉蓮蓮,荷花點點——當然是假的——恍若春夏景色。

之前眾人表演都在大堂正中,對著上方皇帝太后。

當巧兒快走到中間時,清啞起身對太皇太后和皇帝道:“民婦有個請求,請太皇太后讓巧兒到窗邊,面對湖水彈奏。”

太皇太后一怔,隨即笑道:“這有什麼難的。就讓她去窗邊。”

順昌帝笑問清啞:“這有什麼玄機嗎?”

清啞解釋道:“民婦怕她緊張。”

順昌帝呵呵笑了起來,他就喜歡清啞真實,想郭家小門小戶的,郭巧兒沒進過皇宮,郭織女怕她緊張也在情理之中。

慧怡郡主則眼含冷笑,似乎得逞。

王瑛不悅地掃了她一眼,又迅速收回目光。

當下,幾個太監宮女上前,將琴案挪到東窗邊,放在窗下,巧兒先轉身,朝上拜了一拜,才坐下,兩手放在琴上。

琴聲起,眾人側耳傾聽,漸漸被帶入一片藕荷叢中。

似乎是寂靜的夜晚,清冷的月光下,黛青色的荷葉連綿看不到邊際,點點荷花點綴其中,仿若李白的詩“山花如繡頰”。一隻小船停在藕荷叢中,一個少女坐在船頭,素手輕輕撥弄,嫋嫋的琴音便飄散在月下的荷葉間,和花葉間絲絲縷縷的霧氣互動纏繞,朦朧、夢幻。

仔細聽,可聽見水下魚兒唼喋聲。

輕輕嗅,可聞見四周荷花清香氣。

夜,深了!

夢,也深了!

少女獨自和青蓮、荷花相伴,與清風明月同處。她恍若月下精靈,欣喜而新奇,乘著琴音御風而行,越過層層蓮葉,在水上遨遊,“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曲終,大堂上還寂靜無聲,彷彿夢還未醒。

清啞眼中洋溢著欣喜的光芒,心中自豪極了。

那感覺總結就一句話“吾家有女初長成”!

郭勤、巧兒和郭儉幾個是她看著長大的,又曾親自教導,感情非同一般,似母似姐,看到他們長成,她比自己有成就還開心。

郭孝郭義等人就差了許多,只因她出嫁了。

巧兒無聲起立,飄然回到堂前,蹲身叩拜。

太皇太后招招手,示意她上前來,拉了她的手,笑道:“你姑姑說的沒錯,你琴技略欠缺些火候,但靈氣逼人,表達的情境渾然天成,將來成就不會低於你姑姑。”一面上下打量她,十分讚賞。

順昌帝笑道:“皇祖母,她這點年紀,能有這樣體悟已經驚人。”

太皇太后點頭道:“確實難得。”

因轉向旁邊王瑛道:“你琴技雖圓熟,但領悟不夠,你當自勉。郭姑娘假以時日,必定會趨於大成。”

王瑛忙道:“太皇太后指點,臣女謹記在心。”

巧兒忙也道:“太皇太后過獎了。”

太皇太后笑道:“沒有過獎,你當得起。你這也是隨了你姑姑,有天賦。你日常都是如何練習操琴的?”

巧兒道:“白天沒空,要織布,都是晚上彈。”

太皇太后聽了更喜歡,她就愛勤勞的女孩子。

因對清啞道:“我說她琴技不算頂出色,怎麼彈得這樣感人,原來她天賦好,但練習少了。可憐見的,白天要學紡織,自然是沒空了。也對,琴棋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