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哥兒討好地問道:“爹,你剛才生氣了?”
方初沒好氣道:“爹才不跟你生氣呢。”
適哥兒問:“那爹,為什麼不讓我娶非花妹妹?”
方初忍無可忍道:“你很想娶媳婦?”
——你小子才多大?
想起這個他就氣得哆嗦,就想狠狠懲罰他。
適哥兒撅嘴,不滿道:“不是爹和韓叔叔答應的嗎?韓嬸嬸許諾的。”他還有一句話沒說,就是韓家也是世家,和方家門當戶對;韓非花長得也好,軟軟香香的,和妹妹一樣。
瞧,他懂得還挺多!
可是方初註定不會理解他,父子倆雞同鴨講,各自關注重點不同:方初受不了他這點年紀就心心念念娶媳婦,還是謝吟月的女兒;他受不了自己立了功爹不肯兌現獎勵,出爾反爾,還找各種理由責怪他。
方初道:“那只是權宜之計。”
適哥兒問:“什麼是權宜之計?”
方初道:“就是特殊情況下,暫時做的決定。當時你在洞底,隨時有性命之憂,你又倔脾氣上來了,你那麼問,爹能不答應嗎?”
適哥兒道:“說過的話就要信守承諾。”
方初道:“這承諾不能算數。”
適哥兒問:“為什麼?”
方初咬牙道:“因為我們兩家有仇!”
適哥兒愣了,他過年回祖籍,聽人說,方家和韓家是世交,爹和韓叔叔是至交,什麼時候成仇家了?
他聰明地不追問,卻勸道:“爹不是說,男兒當襟懷廣闊,要有容人之量麼。韓叔叔和爹從小就是好朋友,咱們原諒他們吧。”
這話說得,好像他知道方韓兩家糾葛似的。
其實他根本不知兩家到底有什麼過節,不過在他幼小的心中,他爹、他娘、他祖父母,都是極高尚有品性的人,方韓兩家結仇,肯定是韓家人錯了,所以他很大度地勸他爹“寬容”。
他還覺得,導致方韓兩家結仇的人不會是韓希夷。他對韓希夷印象很好,所以將他摘了出來。不知為什麼他沒將謝吟月摘出。也許是當時方初呵斥謝吟月的態度,讓他感覺爹對謝吟月似乎不滿。
方初瞪著這小子,又不好說他這話不對。
他道:“原諒了也不能結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