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你不知道也不怪你,我大明朝自太祖爺便定下制度,農稅四十取一,商稅三十取一,因此我大明朝近六千萬的人口,但是一年的稅賦竟然僅僅只有四百萬兩。如果風調雨順,天下太平,倒也還好。但是如果趕上天災,或者燃起戰火,這些銀兩根本就支撐不了多少時間。”海瑞說道。

這小訊息,程仲是第一次聽到,不由頗為驚訝。大明政府一年的稅收竟然只有四百萬兩白銀,這也太少了點吧?程仲不知道的是,大明朝應該算是歷史上稅收最輕的朝代了。

自朱元璋訂立稅收比例以來,除了在朱棣時期有過短暫的增長之外,其後的歷任皇帝只會下調,很少會提升稅務徵收的比例。

“堂堂的大明朝,一年的稅務收入。竟然僅僅只有四百萬輛。簡直是駭人聽聞呀,”海瑞的聲音陡然提升了說道:“太祖爺這麼做,無非是想還富於民,讓人民能夠過上好日子。”

為了減少財政開支,明朝政府精簡裁撤辦公機構,甚至到了崇禎年間抗擊李闖和清兵的時候,軍餉缺乏,堂堂的皇帝竟然要像乞丐那樣四處化緣,湊集軍餉。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國家省下來的這些錢卻根本就沒有到百姓的手中,而是被中央和地方的官員層層盤剝貪墨掉了。這樣層層的加碼攤派下去,一兩銀子的稅收到了老百姓的頭上就變成了九兩,甚至是十兩,百姓苦不堪言。這就造成了國家沒錢,而老百姓也沒有錢的尷尬而怪異的局面。”海瑞憤懣的說道。

海瑞說的這些內容,程仲在後世的影視節目中倒也見過,什麼火耗,糧耗呀,名目繁多,只是沒有想到如此厲害,一兩銀子攤派到老百姓那裡竟然變成了九、十兩,這確實太駭人聽聞了。

但是程仲馬上又疑惑了,海瑞為什麼要跟自己說這些?按理說,這種事本來應該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和眾位內閣的臣工們操心的,海瑞只是華亭縣小小的七品知縣,這些關他什麼事?

彷彿是看出了程仲的疑惑,海瑞說道:“仲兒呀,你知道為師這個知縣是怎麼來的嗎?”

“怎麼來的?”程仲疑惑,海瑞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

海瑞自嘲的一笑說道:“為師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舉人,原本忝居瓊山的教諭已經是皇恩浩蕩了,但是由教諭而一步成為一個富庶縣城的父母官,這對於很多進士及第的都是求之不得的。為師卻能夠輕易得之,這不是未免顯得太不合理了嗎?”

“不不。”程仲連忙說道:“朝廷用人本就該用其所長,聖賢書讀的好,聖賢道理懂的多,卻未見得治理地方也就能行。再說了恩師沒有中進士,也只不過是不想考罷了。”程仲這麼說很顯然是想安慰安慰海瑞。

海瑞在小小的瓊山算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了,但是放在全國中就不咋地了,能夠中個舉人已經是很不錯了。

海瑞哈哈一笑說道:“程仲呀,你也不用給為師的臉上貼金,我是個什麼程度,自己的心裡清楚。但是你有一句話說的很對,聖賢道理懂得多,卻未見得能夠治理地方,而我海瑞之所以被放到華亭,就是要在這東南半壁推行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程仲驚詫,這是什麼法?名字也顯得太奇怪了吧?

經過海瑞的解釋,程仲明白了,這所謂的一條鞭法用海瑞的話簡而言之就是“總括一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一概徵銀,官為分解,僱役應付。”,

程仲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當然很清楚這麼做的好處。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為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將大大簡化徵收手續,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實行這種辦法,使沒有土地的農民可以解除勞役負擔,有田的農民能夠用較多的時間耕種土地,對於發展農業生產起了一定作用。同時,把徭役改為徵收銀兩,農民獲得了較大的人身自由,比較容易離開土地,這就給城市手工業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來源。沒有土地的工商業者可以不納丁銀,這對工商業的發展也有積極作用。

一條鞭法在張居正出任內閣首輔後被大力推廣,至萬曆九年才推廣到全國,因此後世便將一條鞭法和張居正的改革捆綁到了一起,卻不知道的是早在宣德年間,類似的徵一法就已經在江南出現了,其後英宗正統年間江西出現的鼠尾冊,英宗天順以後東南出現的十段錦法,成化年間浙江、廣東出現的均平銀,弘治年間福建出現的綱銀法,都有一些方面的嘗試,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只是侷限於一些地方,並沒有推廣到全國而已。

海瑞目前所做的就是對一條鞭法的試水,以程仲的理解,應該是後世的經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