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典哪肯嚥下這口氣,他一回昆明就趕到北郊司家營找到聞一多論理,兩人情緒衝動,爭吵洶洶,在場的朱自清極力勸解。
因為聞一多寸步不讓,加上劉文典平時經常公開嘲笑同事學問差,得罪了很多人,輿論形勢對他很不利。最後,劉文典恨恨去了同在昆明的由著名數學家、教育家熊慶來執掌的雲南大學,任雲大中文系教授,直到1958年去世。
那時代教授可以自由流動,只要你真有學問才華,自有學府禮聘,而沒有編制、檔案、組織關係之類的羈絆約束,這也是知識分子能張揚個性的條件;而有個性的張揚,才有智慧的噴薄。在重重“管理”下謀生的人,即便資質優異、勤奮刻苦,也不大可能成為開拓創新之才。
劉文典是資深教授,而在後起之秀裡,同樣有一位狂人,也是在不愉快中離開了西南聯大。他就是今天人稱“文化崑崙”的錢鍾書。
錢鍾書任西南聯大外文系副教授時只有二十八歲,卻已經名滿學界。他的老師吳宓說,在老一輩學者裡最強的是陳寅恪,年輕一輩裡的“人之龍”就是錢鍾書。錢鍾書講課常穿一套淡咖啡色西裝,或者藏青色禮服,風度瀟灑;他講課只用英語,不用漢語,也從不提問,讓學生既傾倒又輕鬆。
但到1939年夏,錢鍾書就離開了聯大,改任藍田國立師範學院教授。他離開的原因,學界一般認為是他心高氣傲,口無遮攔,時常傷人,人際關係惡化。比如他曾這樣批評聯大外文系:“西南聯大的外文系根本不行,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這三人中,陳福田當時是系主任,葉公超後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而吳宓則是他的恩師,都是名重一時的著名學問家。
這段刻薄的評論流傳甚廣,但到20世紀90年代,錢鍾書夫人楊絳專文闢謠,聲稱絕無此事。
另�